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戴假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戴假壳

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贵州镇宁布依族的一种婚俗。新娘在婚礼后,在夫家住几天,且不与新郎同房,即回娘家,以后,仅在农忙时,才被夫家接回来住几天,如果丈夫需要她来家中长住,就给戴假壳。“假壳”是似畚箕形的女帽,以竹壳为架,用青布包扎制成,使用时外加一块花帕。按习惯,女子一般在婚后二三年才允许戴假壳。未戴假壳就生孩子是违反习惯的。戴假壳只能在每年8、9至次年4月期间进行。男家对此的一切准备是秘密进行的。届时,男家的母亲、嫂子,或请二位女性亲戚,带着一只鸡和假壳,悄悄地溜入女家躲藏起来,找到适当的机会,突然抱住新娘,把她的辫子解开,戴上假壳。一旦被戴上假壳.她就要尽快回到夫家长住。如果辫子未解开,新娘挣脱跑掉了,这一次就不算数。所以往往需经几次方能成功。

布依语称“摇更考”、“更考”或“师考”,意为把少女的长发辫挽成媳妇的发髻式样。旧时布依族的一种婚俗。流行于贵州镇宁扁担山一带。当地盛行不落夫家习俗,新娘结婚后即返娘家,只有农忙时才回夫家小住几日。按习惯,婚后二三年就要开始长住夫家,“戴假壳”便是长住夫家必须履行的传统仪式。“假壳”是形似簸箕的女帽,以竹笋壳为架,用青布结扎而成,使用时外面还需加上一块花帕子。戴假壳一般在每年的八九月到次年的四月间进行。事前男家秘密准备,届时由新郎的母亲、嫂嫂或亲戚中的两个妇女,携带一只鸡和一顶假壳,悄悄来到新娘家,躲藏在隐蔽的地方,趁新娘不备之时,突然将其搂住,强解其发辫,并将假壳戴在她的头上,从此新娘就要开始回夫家长住了。但如果新娘强力挣扎,没有解开其发辫,只戴上了假壳,还不算数,得择日另戴,有的往往需要好几次才能成功。

旧时贵州镇宁布依族的一种婚俗。“假壳”是一种形似撮箕的女帽,以竹壳为架,用青布包扎制成,使用时外加1块花帕。新娘婚礼后在夫家只住几天(不与新郎同房)即回娘家。仅在农忙时,才被接回夫家住几天。当丈夫需要她来家长住时,必须先给其戴假壳,但依习惯,成年女子一般婚后二三年才容许戴。戴假壳一般在每年八、九月至第二年的四月这段时间进行。男家对此一切准备秘密进行。届时,由男家母亲、嫂子(或请2位女亲戚)携带1只鸡和假壳,悄悄到女家躲藏起来,利用适当机会,突然把新娘抱住,强解她的辫子,戴上假壳。如未戴成功即挣扎跑掉,需再次进行。一旦被戴上假壳,新娘即开始到夫家长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