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香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戴香包分类:【中国民俗】 在陕西省境内,端午节最流行的礼物,要算是香包了。香包,又名香草包、香囊,是端阳节最时兴的礼物。古人把艾草编成老虎形状,或用绸缎剪个老虎图像再贴上艾叶,佩在胸前,称作艾符,这是最早的香包。 香包的品种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有桃形、菱形,以及老虎、狮子、猫、狗、蚂蚱、佛手、花瓶、石榴等形状。小的只有指甲盖大,大的不过一二寸。姑娘、媳妇就在这个方寸之地,飞针走线,传情寓意,各显身手。它既是端午节珍贵的礼品,又是民间手工艺品的佳作。 香 包 香包是用各种绸缎碎片做成,或用五色线缠成。内装中草药(山奈、细辛、白芷、苍术、丁香、甘松、冰片、樟脑等),山奈可以暖中避瘴疠恶气;冰片、樟脑、丁香都具有芳香理气、开窍醒脑的作用。每年端午节前,姑娘们要精心做成各种花样的香包,送给自己亲爱的人,以显示自己心灵手巧。 特别是未成婚的青年男女,把它作为定情的礼物,更显得情意深厚。未过门的女婿戴上未婚妻亲自做成的香包,在人前不时地夸耀:“要知对象好不好,就看香包?不?! ” 黑龙江省五月端午节有戴香包习俗,节前女人们便开始做香包。香包是用绸缎做成,形状有心形、元宝形、菱形。巧手女人们各显神通,争奇斗艳,在绸缎里面装香草,香包便香气扑鼻。五月端午过节这天,给孩子戴在衣襟上,女孩子们也把香包赠送给恋人,以此传递情感。 有的地方在五月端午节这天,还采冰。要到泉水处,挖开垡子,刨下冰块。五月端午节这天吃冰块,认为能去火消炎,身体健康。 集贤县等地,在五月节的前一天,到地里挖“酸浆”(一种酸味极浓的植物,主要吃其根茎),挖回后用井水泡一宿,五月端午的早晨品尝。 五大连池等地,在五月节时,人们早晨起来到饮泉,喝矿泉水,以此祛病,认为这样在一年里能身体硬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