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户部尚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户部尚书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户部最高长官。户部是唐至清中央政府的重要行政管理机构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唐代一度将户部尚书改称地官尚书及司元太常伯,不久复旧。一般以汉代的大司农为户部尚书的通称,其他五部皆与周礼六官相配,独户部尚书不称大司徒。唐中期后,常特派大臣专管户部职务,以代户部尚书、侍郎,称为“判户部”;若本身为户部官则称“判本司”;如单独的户部尚书、侍郎,则不实任本职。历代的户部尚书均只设1人,唯清代户部设满、汉尚书各1人。清末改革官制,将户部划分为民政、度支二部,户部之名遂废,户部尚书亦不复存在。 官名。隋开皇三年(583)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因置,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649)高宗即位,为避太宗讳改民部为户部。为尚书省六部长官之一,设1人,正三品。高宗显庆二年(657)改称度支尚书,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670) 改称司元太常伯,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至中宗神龙元年 (705) 改为地官尚书。掌天下户口、田赋、仓贮、婚姻等事,下属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各以郎中、员外郎掌之。户部司掌天下户籍管理、民田收授,赋税征调及州县改易等; 度支司龙朔二年至咸亨元年改称司度,掌每年预算开支。中唐以后度支事繁,往往以他官总领度支事;金部司高宗龙朔,咸亨间曾改为司珍,玄宗天宝(742―755) 末又改为司金,肃宗至德二载 (757)复旧。掌判天下库藏绵帛出纳及度量衡; 仓部司龙朔咸亨间改称司庚,天宝末又改为司储,至德二载复旧。掌判仓储、受纳租税、出给禄廪之事。唐后期,金部、仓部出纳之政为度支侵夺,几成闲曹。又以盐铁、转运使掌财政事,尚书多为外官所带空衔。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寄禄官,户部所掌事务归之司。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领左右曹、度支、金部、仓部事。南宋尚书不常置,以侍郎2人通掌左、右曹。金置1人,正三品。元隶中书省,设3人,正三品。明洪武元年 (1368) 置户部,以尚书,侍郎为长贰,设五科。十三年罢中书省,升部秩,定尚书1人,正二品。领总部 (民部)、度支、金部、仓部。兼掌浙江,江西等十三清吏司。清沿明制,加江南为十四清吏司。顺治元年(1644) 改录政为尚书,五年定满、汉各1人,从一品。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