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扇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扇子分类:【传统文化】 夏日用来取凉扇风的用具。流行于我国各地。远古时人们随手摘取植物叶或鸟羽,简单加工以后,用以障日引风,所以称“障日”。相传舜时的王明扇为掌扇的雏形。但据晋崔豹《古今注》记载:扇子最早始于殷代,用鸟羽制成,距今有三千多年。但当时羽扇只是用作仪卫的一种装饰品。汉代以后,湖南的竹扇、山东的绫绢执扇问世,扇子才开始成为取凉的日常工具。汉代已有用绫、绢等面料作的团扇。魏晋时盛行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文字。到明清以后,扇子便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夏日用品,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按形状分:有团扇、折扇、单门扇等;按性质分:有绸扇、羽扇、纸扇、蒲扇、檀香扇、棕榈扇等;按其用途分:有舞蹈扇、魔术扇、纪念扇、旅游扇等。扇子质地优良,并且在扇面上绘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图案及历代名家的书法,因此扇子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有收藏价值。在我国名扇的产地很多,如四川的龚扇,杭州的折扇,湖州的羽毛扇,苏州的团扇、檀香扇等都享誉中外。 在公元前一千年,中国就已有圆扇与芭蕉叶扇。折扇据说是朝鲜人发明的,它直到公元十世纪时才在中国出现。折扇似乎首先是奴仆们使用的,因为它能比较方便地折叠起来,携带在身边。在古代,圆扇通常是鸟羽做的,后来又出现了纸扇与丝扇。折扇折子的数量男女有别,男的一般是十六、二十或二十四根,女用的折扇则最少也有三十根。 扇子有时象征官职,八仙之一的钟离权,据说能以扇子将死人复活。许多神都有驱妖扇。由于“扇”与“善”同音,所以扇有时也象征着“善行”。扇子送给旅人,希望他以它来保持凉爽。画有美丽图画的扇面,通常出自中国大艺术家的手笔。 三种扇子 扇子作为一种实用性饰物,在解放前上层社会的男子中曾经流行了很长的时间。扇子有多种,文人墨客在其上题诗作画以显示自己的才华,官员握扇指指画画以表达自己的威严,商人握名贵扇子奔走天下以象征自己的富有。因此,扇子在过去曾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而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过。这种社会现象也导致了一些有关的风俗产生。在曲阜一带,男孩出生后,在他的枕头下除放一本书外,还在枕头旁放一把扇子,以取将来成个读书郎的吉利。在潍坊老住户人家,男孩子降生后,要在他的身旁放一把新买来的扇子,说这样可以将孩子一生中所遇到的七灾八难全部扇走。无论何种说法,实质都与扇子在过去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饰物有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