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天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82 陈天华1875—1905近代文学家、革命家。字星台,又字过庭,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家境贫寒,由新化实业中学堂资送日本留学。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军和军国民教育会,又参与兴华会与同盟会的建立,以及《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的创办。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约束留学生的规定,愤然投海自尽。为鼓吹革命,曾编写宣传品多种,最著名的有通俗体说唱文学 《猛回头》、《警世钟》,章回小说《狮子吼》,作品充满强烈的爱国激情。今人有 《陈天华集》。 陈天华1875-1905Chen Tianhua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字星台、过庭,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 官费留学日本, 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4月参加“拒俄义勇队”, 自荐为“运动员”,准备回国策动武装起义。从初夏至仲秋, 撰写 《猛回头》、《警世钟》,以通俗的语言号召国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影响广大。12月返抵湖南长沙,策动反清革命。1904年2月和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 策划发动起义, 事泄,逃亡日本。1905年与宋教仁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参与中国同盟会创建工作,为《会章》起草人之一, 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撰述员。12月8日, 为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歧视中国留学生的 《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留下《绝命辞》万余言, 勉励留学生 “坚忍奉公, 力学爱国”。时年30岁。遗著编为 《陈天华集》。 陈天华1875—1905Chen Tianhua近代作家、革命家。字星台,又字过庭,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出身贫苦家庭。幼年牧牛,酷爱读书,以光复祖国为志。1903年赴日留学。其间,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参与发起同盟会,并任《民报》编辑。1905年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愤然蹈海,以死激励国人坚决斗争。陈天华是民主革命出色的宣传家。所著《猛回头》是采用民间说唱形式写成的唱本,《警世钟》是带有说唱气息的白话散文。这两部作品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呼吁国人同心同德,奋起反抗,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在当时影响很大。《狮子吼》是一部未完成的章回体小说。1904年连载于《民报》,共8回。作者在“楔子”中以“混沌国”、“吞食国”、“鲸吞国”、“狐媚国”比喻危亡之中的中国和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各国,在象征中揭示中国的现状,指斥帝国主义的罪行,预示中国的未来。小说中心内容是描写革命党人狄必攘、孙念祖、文明种等人为救国救民,建立新中国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主张。陈天华的作品以其通俗化和富于革命激情而传诵一时。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陈天华1875—1905Chentianhua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下乐村人。生于1875年(光绪元年)。15岁入私塾,得族人帮助入资江书院,旋又考入新化求实学堂,接触新学。1903年由该学堂资助留学日本,入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4月写血书抗议俄国侵占我东三省,并寄血书于湖南各学堂。湖南巡抚赵尔巽亲临各学堂宣读,刊登于官报,令各府、州、县开设武备讲习所,使湖南全省拒俄运动更加高涨。5月,与黄兴等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回国策动起义。同时写成《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其文通俗易懂,感情炽热,风行海内外。1904年2月与黄兴等在湖南长沙创立华兴会,积极准备武装起义,事泄复逃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东京与宋教仁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参加组建中国同盟会,被举为会章起草人,拟定“革命方略”。《民报》创刊,任撰述员,发表了《论中国改良与民主政体》、《中国革命史论》等文章,着力批驳改良派的谬论。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他愤起反对,并于12月8日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留下《绝命书》万余言,以鼓励同志誓死救国,坚持斗争。1906年夏,灵柩运回长沙后有数万学生自动罢课,手执白旗,高唱挽歌,送葬于岳麓山。有《陈天华集》。 陈天华1875—1905Chentianhua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作家。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华人。出身于贫苦家庭,少年时代喜读通史和通俗文艺作品。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新化实业中学堂资送,留学日本。他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并创作说唱体通俗白话作品《猛回头》、《警世钟》等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陈天华还曾参与华兴会和同盟会的建立,担任书记部工作和《民报》编辑。光绪三十一年(1905) 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的斗争中,愤而投海而死,留下绝命书,激励国人誓死救国。陈天华还有章回小说《狮子吼》传世,现存八回。他的作品经后人收集整理为《陈天华集》。 陈天华1875—1905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又字过庭,号思黄,湖北新化人。1903年留日,同年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为“运动员”。所撰《警世钟》、《猛回头》以通俗文字,呼吁人民起来革命,反对列强,主张推翻清廷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影响巨大。次年回国参与创立华兴会,谋划长沙起义。1905年在东京参加发起组建同盟会。12月8日,因愤于日本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忧时感事至极,投海自尽。遗《绝命书》鼓励同志救国。辑有《陈天华集》。参见“文学”中的“陈天华”。 陈天华近代革命家、作家。所著《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影响颇大。另有小说《狮子吼》。有《陈天华集》。参见“历史”中的“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恩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赴日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其间参与组织“拒俄义勇军”,并与黄兴等人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次年回国参与创立华兴会,拟在长沙起义,事泄流亡日本。1905年入同盟会,在支部工作并任《民报》编辑。是年底,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的斗争,愤而投河自杀,留下《绝命书》,激励同志誓死救国。还撰写过《猛回头》、《警世钟》等文,其遗著后编为《陈天华集》。在他的著作中,愤怒地揭露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阴谋;严厉地斥责清王朝对洋人卑躬屈膝,甘当走狗;批驳了保皇党人维护帝制的谬论;疾呼欲救中国,惟有革命,兴民权、兴民主,建立“民主共和国”,洋溢着爱国主义的革命激情。在伦理思想方面,强调“讲公德,有条有纲”(《猛回头》),认为凡公共的事情,尽心去做,对别人有益,对自己有利;不讲公德,只讲自私,就会自行灭亡;劝人们要为国牺牲不可自私自利。主张做官的人,要尽忠报国;当兵的人,要舍生取义;世家贵族,要毁家纾难。批评在日本留学的人“以东瀛为终身捷径,其目的在于权利禄,而不在于居责任”(《绝命书》)。告诫人们要“除党见,同心同党”,“去掉自己短处”,“学外人长处”,克服“自尊自大的弊习”,以图自强。他对儒道持保留态度,认为“如所谓宗教必不可无,则无宁仍尊孔教”(《绝命书》)。尤为重视妇女问题,斥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认为“兴女学”是“培植根本”的办法,主张女子和男子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女子也要有知识,“也要想到救国”。 陈天华1875~1905原名显宿,字星台,别号思黄。新化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春考入新化实学堂。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著《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同年冬回国,协助黄兴开展华兴会活动,任《俚语报》编辑。次年秋,因策划长沙起义流产而逃亡日本。1905年在东京参加组建同盟会,担任书记部工作和《民报》撰述员。同年冬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于12月8日愤而投东京大森海湾自杀。并留《绝命书》,勉励同学“坚忍奉公,力学爱国”。著有《陈天华集》传世。 陈天华1875—1905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新化县人。15岁入蒙塾。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随父迁新化县城,以提篮叫卖维持生活。后得族人帮助,入资江书院读书。1898年考入新化实学堂,受维新变法思想影响,曾与周辛铄、罗永绍等联名禀请推广不缠足会。1900年春入岳麓书院学习。1903年初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深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三省,积极参加拒俄运动。并先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革命思想,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推翻 “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年底回到长沙,参与创立华兴会。次年春,因劣绅构陷,被迫再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同年夏,又冒险返湘,参与华兴会策划的长沙起义活动。起义失败后再次流亡日本。曾一度与梁启超联系,并于1905年1月散发《救亡意见书》,主张派留日学生代表回国,向清政府请愿立宪。后改变立场,积极参与同盟会的创建工作,被举为会章起草员,并任同盟会本部书记。《民报》创刊后,任经理兼撰述员。1905年11月2日,日本文部省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日学生极为愤慨,决定全体罢课归国,陈天华开始反对,后转而坚决支持。但留学生内部意见不统一,部分人反对罢课归国,并组织“维持会”。陈天华忧时感事,激愤不能自解,竟于是年12月8日投东京大森海湾自尽,以求国人“有所警动”。其灵柩于次年夏归葬长沙岳麓山。有《陈天华集》。 陈天华1875~1905近代革命家、宣传家。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出身贫苦家庭,1903年由兴化实业中学资送日本留学,曾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又参与发起中国同盟会,任《民报》编辑。后在反对日本政府取缔中国留学生斗争中,为激励自己同志坚决斗争,誓死救国,愤而投海自杀。有《陈天华集》,善于鼓动宣传,所撰《警世钟》、《猛回头》等书,运用民间说唱形式,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阴谋和满清王朝卖国投降政策,宣传革命,在当时影响甚大,曾被清廷列为“逆书”,阅读者被捕杀。未完成的章回小说《狮子吼》亦充满革命激情,传诵一时。 陈天华中国民主革命家。1875年生。幼时家境贫寒,1898年,入求实学堂学习。1903年春,被保送到日本留学,遂投身于爱国运动,写下了名震一时的作品《警世钟》和《猛回头》。1905年6月,和宋教仁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8月,任中国同盟会秘书。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遭到留学生反对。12月8日,为激励人心,陈天华书《绝命书》后投海自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