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打城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打城戏分类:【中国民俗】 又称“师公戏”、“法事戏”等,流传于闽南泉州等地,属于宗教戏剧。旧时泉州等地宗教法事和七月普度活动十分盛行,民间为此常请僧道念经拜忏,超度亡人鬼魂。这些活动有两种形式:一是打地下城,由和尚念经表演地藏王菩萨打开鬼门关,放出阴间冤鬼;一是打天堂城,由道士念咒表演芭蕉大王巡视阴间枉死城,释放屈死鬼魂。这就是戏名“打城”的由来。清道光年间,这两种宗教法事作为《目连救母》等故事的表演,由寺院、道观走向社会,在城乡以戏剧形式搭台演出,不久就出现了具有职业性质的戏班。光绪年间,泉州开元寺僧圆明、超尘,曾各自组建了从事打城戏演出的大开元班和小开元班。打城戏剧目据统计约有200多个,早期的剧目以《目连救母》为主,此后曾大量吸收京剧剧目,有《界牌关》、《小五义》、《大八义》等。角色行当有生、旦、丑、北(净)、杂五行。在表演方面一是注重武功杂耍,二是角色可以跨行表演。音乐唱腔由佛曲、道士腔吸收木偶戏唱腔结合而成。20世纪20~30年代是打城戏的发展期,抗战以后渐趋衰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