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打春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打春牛

分类:【风俗文化】

又称鞭春牛。东北等地汉族传统节日。每年立春日举行。古代,每逢立春这天,各州县衙门前,都有泥塑的耕牛和芒神。黎明时分,官员们祭完神农氏之后,便拿着鞭子,在耕牛身上抽三下,俗称鞭春牛。围在一边看热闹的农民,都争着把牛身上的泥土,扒下一块拿回家,当作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兆头,这叫“得牛肉者宜蚕”,说明农民在祈祷农耕顺利的同时,亦祈祷蚕业丰收。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皇朝岁时杂记》:“立春鞭牛讫,庶尼杂还如堵”。历代皇帝也在这天率王公大臣在自己的御田里扶犁鞭牛,以作榜样。立春这天,东北各村寨用秫秸、彩纸扎成春牛,拂晓前由一长者带队,男子抬春牛,妇女用绸缎结成春花戴在头上,孩子们拿各式风筝,结队走向田野。日出后,由带队长者手执牛鞭,鞭打春牛, 并口念颂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鞭打毕,抬春牛沿田垄慢慢向前移动,走一段后,将春牛放在地上,拿镐头向正南方“农祥星”方位奋力刨土,以示该年农事活动开始,随后将春牛焚化,结队回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