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打欢喜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打欢喜团

分类:【地域文化】

最早叫打欢喜堂,流行于贵州的务川县一带。欢喜团一般是用南瓜、大萝卜或柚子上雕刻一个哈哈大笑的头像,涂上彩色。在正月十四夜晚,寨上的小伙们将欢喜团拴在3米长的竹竿上,于寨门前或大路口亮出。打欢喜团一般是在相邻的两个寨子间进行,开始时,由一人点燃“抱疙蚤” (冻青树,燃烧时树叶发出鞭炮似的响声)树枝和竹子,刹那间,爆裂之声大起。此时,两寨人互相戏谑:甲寨“我们包谷像牛角!你们包谷像鸡脑壳!”乙寨的人则不甘示弱,加以回敬,你来我往,玩笑适可而止。然后,点燃火把,用干竹或其他干树枝制成,手拿竹竿互相追打对方的欢喜团。人群、火把漫山遍野,你追我打,狂奔喊叫,欢声不绝。只要一方的欢喜团被先击落,另一方的欢喜团也会很快被击落,先被击落方为负。如今,打欢喜团活动不再进行,但仡佬族民间仍有将欢喜团插在竹竿尖上,置于门前,寓意五谷丰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