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严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严嵩1480—1567字惟中。明分宜(今江西分宜) 人。号介溪。弘治进士。嘉靖初,历任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二十一年 (1542),拜武英殿大学士,朝夕值西苑板房,明世宗持赐其银记,文曰“忠勤敏达”,寻加太子少傅。“嵩无他才略,惟一媚上,窃权罔利”。夏言欲斥逐其党,严嵩父子长跪榻下泣谢,遂作罢。复言河套事构夏言及曾铣罪,俱遭弃市。为内阁首辅,以子世蕃及赵文华等为爪牙,操纵国事,吞没军饷。礴南倭寇和北方鞑靼频繁骚扰,御倭总督张经、谏官杨继盛却被严嵩指陷被杀。朝廷内帑空虚,财政枯竭。晚年渐被世宗疏远。其子严世蕃被弹劾遇诛,严嵩亦被革职,居家两年后卒。 严嵩1480—1567Yansong明朝权臣。字惟中,一字介溪。分宜(今江西分宜)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疾归。在钤山读书10年。正德末年,由南京翰林院召为国子监祭酒。嘉靖中,历任南京礼部、吏部尚书。他媚事明世宗,获得信任。嘉靖二十一年(1542),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代夏言为内阁首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从此专权20余年。他以子严世蕃及赵文华为爪牙,排斥异己,遍引私人,文武官员的升迁皆以贿金多少而定。又不修战备,户部所发军饷,十分之六落入私囊,致使边防废驰。东南的倭寇和北方的鞑靼乘机大肆侵扰,形成南倭北虏的严重边防危机。严嵩还利用权势,将主张收复河套的大臣夏言、将领曾铣和抗倭有功的总督张经陷害致死。兵部员外郎杨继盛上疏弹劾严嵩十罪、五奸,也惨遭杀害。又广占“良田美宅于南京、扬州,无虑数十所。”(《明史》卷二百十《邹应龙传》)晚年渐为世宗疏远。嘉靖四十一年,御史邹应龙、林润等相继弹劾世蕃罪状,世蕃被逮下狱,不久论斩。严嵩被革职,籍没家产,有黄金30万两,白银200万两,其他珍宝无数。皆为贪污受贿所得。隆庆元年(1567),嵩老病,寄食墓舍而死。年87岁。有《钤山堂集》。 严嵩1480—1567明朝重臣。字惟中,一字介溪,江西分宜人。世宗嘉靖时官至首辅(阁臣中地位最高者),颇受宠信,专国政20年,其亲信党羽皆居要职。晚年失宠,其子遭弹劾为世宗所杀,本人被抄家革职,不久病死。有《铃山堂集》。 严嵩1480—1567字惟中,一字介溪,分宜(今属江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以疾归,读书钤山。嘉靖时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专国政20年,官至太子太师,居首辅。恃宠揽权,操纵国事,构杀夏言,凡直陈时政者,皆斥戮之。子世蕃为太常寺卿,父子济恶。谏官杨继盛劾他十大罪五奸,被诬杀之。晚年渐为世宗疏远,御史邹应龙等弹劾嵩父子不法,世蕃下狱死,他也被革职,籍其家,不久病死。嵩工诗与散文,王世贞曾云:“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他的散文大都文理清晰,言词清隽,自可为文坛一家。著有《钤山堂集》三十五卷。 严嵩明代权臣。生于1480年。1505年中进士,年仅25岁。1515年赴京任职。1528年任吏部尚书,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此后把持朝政达20年之久。期间贪污腐化、陷害忠良,遭御史弹劾,于1562年5月被罢免,1565年3月被抄家,1567年病逝,终年88岁。他善于诗文,著有《钤山堂集》40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