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打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打瓦分类:【中国民俗】 宁夏回族聚居区青少年中流行的体育游戏。将瓦片、石片或瓷片打磨成半圆形,称“瓦”,比赛一般在平坦的道路、十字路口或打麦场上进行。参赛者最少2人,多则10余人,分成人数均等的两队进行对抗性比赛。比赛共设5道“杠头”(即5条横线),将“瓦”立在头杠头上,离头杠最远的是7米之外的五杠头,用抛出的瓦去打倒立在头杠头上的瓦。基本打法有跳、紧走、弯腰、提脚、抬腿、蹲裆、甩臂、跪腿等,主要动作在二杠头至五杠头之间完成,有“开弓”、“跨马”、“黄狗钻洞”、“柳树盘根”(羊盘肠)、“四两油三夹腿”(三跳)、“二绞绞”(交杆)等。双方队员谁先完成从二道杠头至五道杠头所规定的动作,并将瓦连续打倒者为胜。 系从“击壤”、“掷瓦”一类古老的投掷游戏演化而来,江苏各地皆有,玩法不尽相同。吴江、震泽部分村镇的农民,于清明节晨间集中到太湖边,男女老少分列两队,手执石块、瓦片对掷为戏,一时砖石横飞,要战到晌午方才收兵。据传,明嘉靖年间有倭寇进犯,被当地百姓以石块击退,因而形成投掷瓦石的传统。民间自行规定投掷游戏规则,造成的伤亡责任自负,不得涉讼,官府虽屡加禁止,但仍年年举行,至民国后此俗方才革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