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打砻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打砻舞分类:【地域文化】 壮语“foux dwk longj”。亦称“打榔舞”、“击榔舞”。壮族民间舞。主要流行于广西平果、大新、天等、宁明等县。群众自娱性舞蹈,兼有表演性。舞时,男女人数相等,10人左右相对而立,围住一木制长方形舂臼,手持长条圆柱形春杵,时而转身换步,时而互相单打敲击舂杵,时而将杵叩击于舂臼边缘或内槽,并配以欢快的舞步。打砻舞节奏明快强烈,风格粗犷朴质,动作雄劲矫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砻”即舂米之木臼,舞者持杵击舂的不同部位,或轻或重,产生音响效果。流传于桂西平果县凤梧、榜圩乡,桂西南天等县华隆乡,桂南宁明县明江乡等地。原为闰年正月初一到二月某日“打斋”祭土地神之日方止的祭神舞蹈,今发展为男女老少皆宜的自娱性节日舞蹈。 壮族千岁舞(王梦祥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