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扔粽子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扔粽子节分类:【文化精萃】 印尼龙目岛居民的特殊节日,在沙加历6月15日月亮正圆的时候,大约在阳历11月或12月月亮正圆的那几天。为一种敬神祭祀,要连续进行三天三夜。第一天,告神,抬着供品游行,敬告天上诸神不要外出,接受龙目岛居民对他们的供奉。仪式是,让将宰杀作供品的牛干干净净地洗个澡,在牛头上裹以白布条,和其他供品一起,在鼓声和加美兰音乐的伴奏下周游三圈,然后宰杀,将牛头、牛肉和其他供品一起放在一个由四根柱子搭起的亭子内。这便是祭台,必须设在喷泉旁边。第二天晚上,应该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节日的高潮。参加者带着裹好的粽子和煮熟的鸭蛋前来欢庆。上供前必须对着粽子和鸭蛋念经文。祈祷仪式的内容是求助诸神保佑平安,稻米丰收。仪式毕,人们便开始狂欢,唱歌、跳舞,互扔粽子、鸭蛋。人们把别人扔来的粽子收起来,带回家,埋在水田里,土地便能肥沃,获得丰收。再取回几罐泉水,就能确保雨水充足。第三天晚上是尾声。供品被参加者带走后,还需将祈祷用的所有器具放在河里漂走。这才算仪式正式结束。据说此节起源于龙目岛居民皈依伊斯兰教的初期。他们连年遭灾,便认为是触怒了祖先。为了表示对祖先崇拜不移,隆重举行这种仪式以求得祖先的宽恕,允许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供品中不准用猪肉本身就是伊斯兰教的规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