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执道循理审时守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执道循理审时守度分类:【传统文化】 《黄老帛书》中的哲学观点。所谓“执道”,即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普遍规律。《经法?道法》说:“唯执道者,能上明于天之反,而中达君臣之畔,富密察于万物之终始……然后可以为天下正。”又说:“正者,事之根也。执道循理,必从本始。”所谓“循理”,就是具体地“审知顺逆”,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经法?论》说:“物各合于道者,谓之理,谓之顺。物有不合于道者,谓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谓之逆。”所谓“审时”,即处理各种事物,必须善于掌握、运用事物发展变化的时机,做到“静作得时”。《十六经?观》说:“圣人不巧,时反是守。”《十六经?兵容》说:“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即认为有识者应审时而动,见机而作,果断而行地,获得对于时机的主动权。所谓“守度”,即注意把握事物的数量界限,务必“处于度之内”,防止“过极失当,天将降殃”。主张使民要有“恒度”,赋敛要守“常度”,如果“变恒失度”就会使事情走向反面。以上这些观点,表明《黄老帛书》在对规律的客观性、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规律的掌握和利用,都遵循了唯物主义的立场,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