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扫阳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扫阳春分类:【风俗文化】 湖南省新晃一带侗族节日,时间在每年正月十五日。这一天,男女老少都盛装打扮,从四面八方赶到河坝上观看“扫阳春”仪式。“扫阳春”有一定的活动程序,节日的头天晚上,寨子里的主持人要组织大家准备丰盛的祭品,然后敲锣打鼓敬奉“春草大王”。第二天,主持人带领男女青年手持书有“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四季平安”等字样的彩色小旗,几人扛一根连枝带叶的竹子当扫帚,在鼓乐和鞭炮声中,从寨脚开始扫起,一直扫到寨头河边。主持人一边指挥,一边念诵“扫除一切是非口舌、乌烟瘴气、盗贼瘟疫”等祈语。扫到河边后要焚香烧纸,意为将一切邪恶送入河内,不再危害人畜。扫阳春习俗由来已久,传说很早以前,侗族姚姓有个祖先,家里很穷,为头人做工却得不到工钱,有年正月初一,他又去头人那里讨工钱,直到十五仍未得到一文钱。在回家的路上,他见自己为头人种的阳春长得郁郁葱葱,而自己却无法度日,一气之下,便砍来一根竹子,扫烂了全部阳春。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勇敢无畏的英雄,每到正月十五这天就举行“扫阳春”。而经过不断演变,扫阳春的含义已成为驱逐邪气了。这一天,还要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