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扬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扬场分类:【中国民俗】 除去高粱碎屑,民间称扬场。扬场必选行家里手。先看风势风向,两人分站左右,手握木锨,铲起粮草混杂的高粱,扬向空中,一起一落,道道红光泻下,粮草各列一边。打扫帚人走过来轻轻一掠,高粱堆上便草屑尽除,又经扇车劲吹,籽粒已不染半点杂尘,可以装袋入仓。 收高粱的尾声,是拉秫秸,打茬子。而将秫秸运至村中,堆成房子般的大垛,摞成三角形垛顶,打脊苫草,又糊泥巴一层,遮风防雨,保柴垛经年不烂。 将轧下的籽、糠集中一起,进行“扬场”去糠。扬场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扬场时,扬场者要巧妙利用风向,将籽、糠分开。扬头遍场清除大糠时,多众人一齐动手,杈、锨一起上。扬第二遍场时,则由1~2个熟悉扬场技术的人用木锨扬撒;另有一个技术高超之人,站在撒下的粮堆前,用竹扫帚掠去糠稗,俗称“打扫帚的”。一般精于扬场者和打扫帚者,均系稔熟“犁、耧、锄、耙、扬”五大技术性农活的行家,濮阳一带称作“五套全”之人。最后一遍细扬,多由一人承担。届时,扬场者扬出的籽粒成一条线落下,所谓“会扬者一条线,不会扬者一大片”,糠则被风吹至一边;“打扫帚者”则随势将“一条线”落下的籽粒中余留的糠稗,轻轻掠至粮堆一边,使籽、糠一分为二,糠籽分明。直至全部扬好后,积堆装袋,送入仓廪。 锄、杈、木锨(刘黑纪摄) 碾场(段铁安摄) 玉米等作物多不入场碾打,收割后直接运回家中,堆于庭院中晒干后使用木棒捶打脱粒。有的则暂不脱粒,用绳子穿串挂于房檐下,用时再脱粒。豆类一般用“桑杈”或“连枷”脱粒。 碾打之后,即将麦草挑、扫于场边,将麦粒连糠堆集于下风头的场边上扬撒风净。扬场是麦收中最讲技术的一项农活。扬场人斜迎着风向而立,手操木锨,铲起适量的带糠麦粒,估量风力大小,掌握使劲多少。或高、或低、或直、或斜地扬起,空中如一道彩虹。只听得 “唰”地一声落地,前边是半月形的金黄麦粒,后边是麦糠碎草; 粮山糠丘,泾渭分明。再经边扬边用扫帚掠拂糠皮草皮,麦粒就干干净净。不掌握要领,扬出去就会糠与麦粒不分。 扬 场 (戴刚毅 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