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抓周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抓周礼

分类:【中国民俗】

周岁时,老北京又有“抓周礼”之礼仪。抓周礼时,不搭棚办酒席,也不下帖请客,一般是亲友们循礼往贺,聚会一番。亲友也不送大礼,只送食品或玩具之类。但参与抓周的长辈们都要用一挂白线,拴上钱币,给小孩套在脖子上,称为“挂线”。抓周仪式一般在中午吃长寿面之前进行,炕前设大案,上面摆放印章、经书、文房四宝、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食品、玩具之类,如是女孩还要摆铲子、勺子、剪子、尺子、绣线之类。寻常人家则简化一些,用一铜茶盘,盘中放《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支、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放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物品摆好后,大人抱来小孩坐在盘前,不做任何诱导,令其自由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测卜其未来志趣、前途和职业。如抓了印章,即认定孩子长大后会官运亨通;抓了文具则长大好学,终能三元及第;抓了算盘则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抓了炊具或缝纫用具则善料理家务,是个好媳妇。反之,如果抓了食品、玩具,不能当场斥之,只能说将来必有口福,善及时行乐。总之以抓周的形式对孩子寄予厚望。清代,皇家也流行抓周风俗,光绪《宫中行则例》就记述了当时抓周的情况:“例用玉陈设二事,玉扇坠二枚,金匙一件,银盒一圆,犀钟一捧,犀棒一双,弧一张,文房一份,盘一具,果品桌一张。”现在,故宫博物院还珍藏有两件雕漆百子盘,大的高5.6厘米,口径32.7×58.7厘米,底径28.9×55.1厘米,呈长方形,盘口外撤,四垂云足,盘内有群婴嬉戏、龙灯、龙舟及百子欢娱图像,是珍贵的抓周研究资料。《清俗纪闻》中保存着一幅抓周图,岁盘内置书、算盘、笔、钱、印章等,表明满族的抓周受汉族的影响。

在鄂东山区,孩子满周岁时,外婆、舅舅、舅娘和姑爷、姑妈等都要来为孩子做周岁。客人大抵到齐后,要举行“抓周礼”。其方法是,将书本、文具、日常用品、化妆品、糖果、花粑等小东西集中在一个大盘子里,放在桌子中央,姑姑或其他人抱着周岁孩子,任其信手去抓。若头一件抓了笔墨书籍之类,围观的人齐声道贺,说这个小孩喜欢读书写字,将来是个读书人,定有出息;先抓的若是算盘,就祝贺小孩将来是经商致富的理财能手;若先取了花粉之类,是女孩就说将来如花似玉,若男孩,便疑惑长大了专在女人堆里去滚;如果抓粑粑、糖果,就预示着娃娃今后贪吃,当大人的就要引起注意,要好好管教。所以主持人为了讨个好兆头,常把希望抓的东西摆在小孩手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