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披牛犊皮的门巴妇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披牛犊皮的门巴妇女分类:【风俗文化】 门巴族的服饰打扮,取法于他们生活在其中的大自然的色彩、线条的律动,以色彩鲜艳、形制优美为特征,它是门巴族人民精神风采的形象显现。 门巴族妇女喜欢梳两条长长的辫子,辫子的下部直到辫梢,衬以红、黄、蓝、白、绿等五彩丝线。两条辫子垂落下来,象似缀满了盛开的鲜花。不过,他们一般都喜欢把辫子盘在头上,又象似顶着一道彩虹。门巴族信仰藏传佛教,五彩辫式可能源于藏传佛教的关于世界物质构成的“五缘”之说,所以与藏族发式略同。她们的耳饰、项链,则取用于自然生成的松耳石和玛瑙珠。 西藏门隅的门巴族小帽则别具特色。门巴族小帽,门巴语叫“巴尔恰”。巴尔恰形似圆毡帽,圆帽顶用黑色氆氇制成,帽围双层,内层是用黑色氆氇或毡绒缝制成约二寸高的筒状,外层向上翻卷,约二寸高,用的是桔红色毡绒缝制,镶以孔雀蓝的檐边,并留有楔形缺口。每逢戴时,缺口对着右眼的上方。妇女们还喜欢在帽子的翻檐上插上一支孔雀翎和雉鸡尾,鲜艳夺目。 门隅地区的门巴族衣着,男女无大差别。内衣以红或白两色为主,妇女也有花色,均无扣、无开襟。男式有袖而女式无袖。外罩衣多用朱红色或黑色氆氇制成,向右搭襟,无领、无扣、无衣袋,长至膝下,衣摆开叉,不提折褶。妇女腰部还要围一条白氆氇作的围裙,无色条或图案。居住在墨脱的门巴族妇女衣着,与门隅的妇女不同,她们的上身无外罩衣,下身喜欢围一条有竖条花纹、下摆带有飘穗的筒裙。无论穿围裙或筒裙,腰间均系腰带,佩戴小腰刀,十分潇洒。 居住在古称上门隅的西藏错那县勒布区的门巴族妇女,还有一件其它地区所没有的特殊装束,那就是披挂在后背上的一张完完整整的小牛犊皮。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妪,还是天真烂漫的少女或女孩,背后都披小牛犊皮。毛向内而皮板朝外,头部向上而牛尾拖地,四肢向两侧展开。每逢婚礼、节日,或会亲访友,都要换一新牛犊皮,就象换新装一样。关于勒布门巴女性身披牛犊皮习俗的来源,传说不一。有的说是因为对牛的崇拜,与牛图腾有关。有的说,因为勒布地区潮湿多雨,文成公主进藏后便教给门巴族披牛皮以保健。还有的说,完全出于实用的目的,妇女?物,以防磨背。不管怎样,门巴族已把牛犊皮、戴门巴小帽视为女性美。一首民歌唱道: 头戴小帽俊美, 因插孔雀花翎; 身披上好犊皮, 容貌更加动情。 在喜马拉雅山区,绚烂多彩的门巴服饰与美丽的山花争奇斗艳。门巴服饰,神彩飞扬,更加美化了门巴族生活在其中的大千世界。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