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拉洋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拉洋片分类:【传统文化】 或称“西洋镜”。民间杂耍。流行于全国各城镇,以解放前和解放初期较为常见。艺人将各种画片连接起来,置于箱中,使观者通过凸镜观看。艺人一边拉动画片更换画面,一边唱画片内容。唱词一般以“往里看,往里瞧”开头。唱词语言通俗生动,具有民间文学的特有韵味。唱腔均为当地的民歌小调,很容易被广大儿童接受模仿。 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是拉洋片。拉洋片的小贩有两种。一种是大箱子。摊主身背或用自行车驮,箱子上视大小装有2~4只观视窗,孩子们付了钱以后,便可到观视窗前观看。摊主打开窗口,便卷动起里面的画片,顺口或唱或讲画片内容,把画片串成一个故事。没钱观看的小朋友在旁听摊主讲述故事,倒也其乐陶陶。另一种是小箱子。摊主身背一个木箱一趴脚架。到一处后,便打开木箱,里面放有八九只单筒画片机,每机中有不同的画片。孩子付钱后,挑一只机子,喜滋滋地眯起左眼贴上右眼朝孔里看,一边不停地卷动转轴,旁边的小朋友只能张着羡慕的眼光。拉洋片的不仅收钱,还收牙膏皮、废铜烂铁和洋瓶(玻璃瓶)等,深受小朋友欢迎。 俗称“看西洋镜”,儿童最为喜爱。旧日的庙会、集市和年节热闹场所均能见到。从此艺者,将各种预制的画片装人一个下有支架并有数个视孔的大画箱内,并可推拉转换画面,观众通过嵌有凸镜的视孔,能欣赏到放大了的且富有立体感的画景;表演人一边拉放画片,一边唱诵着解说画面的内容,并自行敲击着锣鼓伴奏,其曲调响亮,拉着长腔,特别引人。一般按看的套数收钱,然后反复进行。 拉洋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