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拜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拜师

分类:【中国民俗】

人欲学艺,必须拜师。拜师后称为“学徒”或“徒弟”,一般都住在师父家中或作坊中,一边做事,一边学艺。拜师学艺必须立“投师约”(又称“字”,即字据),写明:“甘受师父管教,打骂跪罚,决不违抗。人身伤亡,听天由命,不由师父负责。”进师日,学徒给师父送衣服、布鞋、酒、鸡、鱼、肉等礼品,焚香秉烛,参拜祖师和师父,即正式为师徒了。次日或隔数日要宴请同行中的长辈和有名望的人,称“进师酒”。所请之人由师父决定并出面约请,旨在向同行公布某人已进入该行业成为学徒。

凡投师学艺,须先请中人说合,再择日备办筵席,宴请师父、师兄,称“进师酒”。学徒家长对参加拜师仪式者一一赠送物品以示酬劳。同时签订“投师帖”,写明学艺时间、遵守行规、尊敬师长、食用衣着等内容。学艺期间,徒弟要向师傅送年节礼,直到出师为止。学艺期满,摆“出师酒”,谢师傅教诲。师傅赠送徒弟一套工具,徒弟可独立从艺。众亲友也送礼祝贺,主人则宴谢客人。

师带徒。铁匠业带徒,俗传“一师带二,三年届满,学不会挑被走”,意指一个师傅只能带两名徒弟,学业限定三年,学不会也就是三年。此俗由老子只带两名徒弟的祖传而来。

拜老君。徒弟第一天上门见师,须在师傅安排下祈拜老君。拜时,于工场上,师傅将炉具及铁具五大件一并存于炉下,是时,师傅将风箱手柄扯拉三下,以示昭告老君后继有人;徒便对红炉焚香叩首三下,以示恭拜师祖;接着向师傅礼拜三次,便算拜师成功。完后,徒弟及家人要送师傅红包,师傅亦行托手礼,以示担待,育人传艺。

传艺先传步。铁匠师傅传艺,首先传给徒弟的是拉风箱。与学校教师教蒙童写字一样,一笔一画,从头开始。而拉风箱则依“三点一线”,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有急有缓,有小有大,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火候”,而且重要的是行业崇祖观念的传承。相传“三点一线”为老子所创,它近似现在道教中的“罡步”。练习此步,不仅可以磨炼功夫,而且还可以磨炼意志、韧性,使之承业、继业而敬业。

叫卖揽活。打铁串乡时,为揽取生意,通常由小徒弟崽去叫巷喊货。但是,他们不直截了当喊出自己的职业和揽货的明语,而以叫卖声之音韵来吸引买主的注意,长年累月,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行语。如“调啵,啵啵板”,意指“打铁啵,补锅补铲”。原来,铁匠将方音单字的字头、字脚、字尾拆开组合,使之变成动听的行业用语。

学艺三年,分家立业。相传此为老子所传,徒弟学艺无论聪明与否,概为三年出师,另立炉膛。学徒期间,徒不带饭米,一年可获得冬、夏衣两套,包治小病,年关有压岁钱;徒三年出师时,师给徒一把钳,一把锤,一个鼎罐,遂示分家已定,师徒亦挥泪而别,要待一年后,徒再返回为师送节日礼,终身不辍。

迁居揽业。为生活计,铁匠经常搬迁工场,以揽生意,如果白天搬家,须严格依长幼尊卑分工挑具。一般为师拿手锤和火龙领路,次由大徒挑砧和炉,小徒挑风箱与行李。但小徒挑具时,风箱要朝前,行李朝后,不得混放,以避污秽。如果夜行,大徒领路,师傅则拿火錾压阵,以防邪秽侵扰。

陶业投师一定要由学徒的舅舅出面说合作保,其他人说的不起作用。师傅也不一定要徒弟写关书、立字据。双方说成后,选定吉日,由徒弟买三尺红布,带上礼品,由舅舅带领到师傅家,师傅、师母坐在桌左右两边,徒弟将礼品放到桌上,红布放在地上作拜垫,向师傅、师母磕九个头,然后由师傅和舅舅交待好好学艺,服从管教,这叫“拜师”。徒弟家办一桌拜师酒,请师傅全家男性,包括学艺的师兄;酒后由师傅带领至各处关照并到有关庙内敬神,如学制坯的到范蠡庙敬香,其他的行当到火神庙敬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