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换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换吃分类:【传统文化】 汉族喜庆饮宴风俗。又俗称“吃九碗”。流行于陕西东府等地。当地喜庆宴席,大体可分三道程序,第一道以饮酒为主,菜主凉,一般为中间放一个8寸大盘,内装豆芽等蔬菜,上浇肉臊子,周围有8个碟子,分别放麻页、五香豆等小吃或小凉盘。酒过三巡之后,开始第二道,以品尝佳肴为主,即“换吃”。主人连续换菜以示菜肴丰厚,并有恭敬之意。一般有“七换”、“十换”、最多有“十三换”的。换吃时,一般不劝酒,主人可说“把酒带上”等客气话。但客人不举杯,主人不斟酒,“换吃”的最后一道菜为“四喜丸子”,取其谐音“完了”之意。“换吃”结束,撤下残羹,抹净桌子,大家稍事休息后,便行第三道程序,一掌盘端上“九碗”大菜、如“带把肘子”、“黄焖鸡”、“粉蒸肉”等,并上主食“设棱馍”放在每人面前,以进饭食。吃完“九碗”,即可散席。 亦称吃 “九碗” ,汉族民间宴饮习俗。流行于陕西渭南一带。喜庆宴席,先上一个大凉盘(盘装豆芽等蔬菜,上浇肉臊子),摆在中间。四角摆4个小碟子,内盛麻页。四面还可摆4小碟五香豆或4个小凉盘。这些菜是下酒菜。酒喝完毕以后,开始 “换吃”,连续上品种花样不同的菜,一般为“七换” 、“十换” ,最多有 “十三换” 的。换吃时,一般不喝酒,主人可说句客气话 “把酒带上” ,爱喝酒的就继续喝酒,大多数人只是品尝佳肴。换吃中间上 “八宝饭” 。吃前要用水涮筷子。最后一道菜上 “四喜丸子”。“丸”谐 “完”音。此菜一上,表示菜已上完。“换吃” 后,大家离席稍事休息。主人端走残肴,擦净桌子,然后又端上 “九碗” (如 “带把肘子” 、“黄焖鸡” 、“条子肉”、“粉蒸肉” 等) 和 “没棱馍” (50克一个的小馍),放在每个客人面前。吃完 “九碗” 就散席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