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探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探墓

分类:【地域文化】

民间丧葬习俗。死人埋下三年,就可以拣骨,另行择地举行二次葬。在未拣骨头之前,先举行探墓。其法是,杀一只鸡,摆上酒、肉、饭等供品到墓前祭礼之后,用锄头挖开坟墓 一角,看棺材是否腐朽如死者肉体已烂完,就可以开棺拣骨头。拣骨之后行二次葬,但不知葬地是否好,所以也两三年之后,也依前法探墓,就是在墓前摆好供品后,再挖墓,直挖到看见盛骨骼的“金坛”为止,这时,揭开罐盖观察,如骨骼发黄,又干燥,就认为好坟,可永久不动;如金坛外边泡水、有白蚁咬蚀,或坛内骨骼潮湿,骨色发黑等异样,就认为坟地不好。将金坛拣起,转到岩洞或崖石边寄存,另寻墓地,寻到后择吉日重新埋葬。这种挖坟查看的做法称“探墓”。

一般在葬后第三天,孝眷要备牲礼到新坟哭祭,并察看修整新坟,各地又称“巡山”、“巡墓”等,福建各地普遍存在探墓习俗。闽西民间在葬后第三天亲属要穿着孝衣到坟主祭奠哭拜,烧纸钱,谓之“辟三朝”。连城等地俗称“踏地”,由一位子孙满堂的老太婆率孝眷上山探墓,来回绕墓三周。老太婆边走边念吉词,同时抛撒谷米花。而后站在墓顶,口念吉词,向下抛撒谷米花,孝子跪在墓前用衣襟承接。傍晚,孝眷手提轿灯,备办猪肉、米饭等上坟祭祀后土,俗称“谢土”。在仙游,头七上山探墓,除了分别在墓前和向后主祭扫外,还要在墓后挖一条半月形的排水沟,俗谓“子孙路”。有些人家还喜欢在墓前种植芋头或在墓后种植松柏树。探墓返回途中,丧家要将果品馈赠所遇到的熟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