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播种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播种祭分类:【传统文化】 高山族大部分部落的生产风俗,流行于台湾本岛。为播种前举行的祭礼活动。目的在于祈求与酬谢谷物丰收,民生繁荣。祭前男人出猎,女人酿酒制糕作准备。祭礼对象各不相同。泰雅人、赛夏人和邵人祭祖灵;布农人与邹人祭农神;排湾人祭粟神;卑南人祭恶神鸟谷神;阿美人祭星辰。过程繁简不一,一般为第一天各家把祭品集中到司祭家,夜半时分,由司祭与两名代表携带糕、酒、肉和祭神粟,并拿农具从家中出发,沿一定方向至田间,选定地点,斩草辟地尺深。播种数粒,埋祭品少许,洒酒于地。祭告祖灵,祈请保佑。天明带剩余祭品回到村里,集合到主祭家饮宴一翻结束。 高山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流行于台湾省高山族地区。节期各支系与各地区不同。有的在春播前,有的在春播后(农历三月)。祭祀仪式大同小异。曹人于每年正月举行。节日活动前后六天。先是清扫庭院,捕鱼备种。然后由司祭率众人到各自田边祭田地谷神,做些象征性的除草、建舍、撒种活动,在祭田中插茅杆,杆上夹鱼骨,最后开始播种。邵人于农历三月择日过节。各家长带一个孩子到山地去作象征性播种。大家回村寨后集会于祭场,由五名祭师面对祭品(主要是饭食),打坐祈祷丰年。祭毕荡很高的秋千,祈望庄稼长得象高高的秋千架。泰雅人的祭田活动中,要给祭司家送酒、糕、鸡,祭司再率人送往祭田,并作象征性播种。播种祭意在求禾苗茁壮,五谷丰登。 少数民族宗教祭祀活动。为农业祭祀活动。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均有此活动,诸如高山族、哈尼族、基诺族等。高山族此祭,历时五六天,播种前进行。正式仪式前,男子外出狩猎,女子在家制糕酿酒,以作祭品。但各地高山族人行此仪式,情况不尽相同。曹人仪式历时6天:第1天捕鱼,第2天选种,第3天象征性播种,第4天正式开播,第5天开禁休息,第6天建田舍。泰雅人一般首日由各家族代表到祭司家备祭品,半夜祭司并2位代表,到田间除草开地一处,播种数粒,设供祭告祖灵保佑农业丰收。阿美人则将祭祀分为初播与终播两阶段,不举群祀,各户自行。哈尼族西双版纳地区人,称播种祭为“牙卡培楼”。仪式由祭司主持,历时2天。第1天,由祭司设供祭祖,以求保佑农业丰收。第2天,祭司与村寨长者,于清晨设供祭“神井”,并用神井之水洗谷种行洗种仪式。祭司播种三把稻种后,各户遂于祭棚处,相继轮祭行仪。其他地区举行播种祭之方式各具特点。基诺族播种祭,各家搭窝棚,驱恶鬼,祭地母。祭司于自家竹楼阳台设供桌,进行祈祷,以求丰收。之后,各家派人帮祭司家播种,播完后,各家方始开播。 高山族祭祀活动之一。以粟播种祭为主,稻、黍、薯、芋等祭仪通常包含在粟播种祭之内, 但也有分别举行的。粟播种祭仪式在播种前举行, 祭期各地不一,大体举行5―6天。祭前男子出猎, 女人酿酒制糕。日月潭附近高山族于每年夏历三月播种旱稻前举行播种祭,祭前一天,开始禁吃盐, 祭日凌晨每户家长带领小孩到田间, 作象征性的播种, 然后回到村中作祭。青年男女在村边打秋千取乐,以象征来年五谷丰收。各户以小篮盛饭,集置一处,由五位巫师告祖,求稻作迅速成长。最后一天,以祭糕祭祖灵。 基诺族古老宗教仪式。基诺语称“荞赫罗”。每年种庄稼前都要由村寨长老举行祭祀仪式,念祈祷词,意思是请地神保佑庄稼长得好,请已去世的父母守卫庄稼,不要让雀鸟来吃。祭时要杀鸡,种棉花杀白鸡,意为白鸡飞了,棉花开了;种稻谷则杀红公鸡。杀鸡要看卦,预卜庄稼的丰歉。播种要选择吉利日子。播种时,男子用点种棒在前面打洞,妇女跟在后面撒种。一般是地头种饭谷,靠箐边、水边的地脚种糯谷。地棚周围种荆芥花、鸡冠花、芋头、生姜。棉花除草时要杀白鸡祭祀,祈求棉花多开花、多结果。稻谷长到一尺多高时要杀鸡,扎“搭溜”祭祀,祈求地神保佑庄稼不要遭灾害,秋天获得大丰收。若遇干旱,要举行祈雨仪式。 平埔人于农历三四月播秧、插秧前先猎取兽肉,以兽肉和酒为祭,祝祭后以空中鸟音为占,占吉,则开始插秧。 阿美人祭期约五到十天。第一天收藏渔具,以免触犯禁忌。第二天妇女从仓中取出粟种,放在屋内地上用脚踩踏使之脱壳,男子到山上采大萱。当晚壮丁打锣鼓巡回,以示驱除害虫,男子在公廨中表演角力,以祈求粟茁壮成长。此夜起,夜夜都表演角力,直到祭期结束。第三天行初播礼,前夜住在公廨的男子,天明前到长老家用餐,男女盛装并佩犬牙铃,随着锣鼓队到田间,先在一家的一块田里举行播种仪式,播种后不能浇水,由长老手持大萱向天祝愿:“我粟如大萱,不要像不结实不出穗的粟!”然后把大萱种在田里。接着到另外一两家的田里,行同样的播种仪式。结束后男子回家,须在家门外脱衣赤身入屋卧伏作熟睡状,不一会儿起身,说“已黎明”,象征播种日已过。第四天夜间,男女拿着火把到海边寻拾海贝到天明之前。第五天男女带着海贝到村长和长老家,向老人敬酒,共食海贝,然后休息、游玩。 卑南人粟播种祭期在公历1月某日。祭前先到祭屋周围除草清场,然后由司祭携带祭品―――含料珠的槟榔子,到祭屋外祭祀,并在祭屋内供上含陶珠的槟榔子。接着举行梦占,占吉,次日即派妇女到祭田播种粟种,并将穗梗埋在田地中央,让穗梗的一端露出地面,用55粒槟榔供祭。第三天起,正式开始播种。 曹人粟播种祭在李花开时举行。第一天打扫房屋,到溪里捕鱼;第二天到野外汲水、采茅;第三天在祭田初播粟种、祭祀;第四天正式开始播种。 赛夏人公历2月举行播种祭,祭前男子出猎准备供祭的兽肉,家家户户酿造粟酒,祭前之夜做好糍。祭日由司祭到祭田敬供酒、糍等祭品,回来后各家向司祭敬酒,司祭则请各家家长宴饮。宴毕各自访问亲朋,饮酒歌唱,欢乐终日。第二天各家行家祭,待祭田的粟抽出一两片叶芽时,即开始正式播种。 布农人公历4月举行播种月祭仪。第一天做甜酒,第二天祭田播种,由司祭取一些粟种,经脚踩脱壳后放在瓢里,在祭田里用小锹进行播种,并采茅笋两根竖在田里,以祈作物成长结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