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教子有方的陶母――剪发待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教子有方的陶母――剪发待宾分类:【风俗文化】 《剪发待宾》是元代杂剧作品,全名《晋陶母剪发待宾》。它取材于《晋书?陶侃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丹阳书生陶侃在太学读书,满腹经纶。学士范逵奉命到太学来选拔人才,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纷纷请范逵吃饭。陶侃囊中羞涩,然而他深知这次机会难得,于是他写了“钱”和“信”两个大字,到当铺典押。 开当铺的韩夫人喜欢陶侃的人品和才学,料定他日后一定能有所作为,便押给他五贯钱。陶母知道这件事后,斥责陶侃不该拿“信”字去典当,在她看来,“信”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陶母命陶侃赎回“信”字。 为了招待范逵,陶母将自己的头发剪下,拿到当铺。韩夫人借机向陶母提亲,想把女儿嫁给陶侃。陶母答应韩夫人,等陶侃求得功名后,与韩女成亲。 陶母宴请范逵。通过席间的对话和了解,范逵认准陶侃是个可塑之才,便把他带回了京城。 后来,陶侃中了状元,陶母也受到了表彰。由范逵做媒,陶侃与韩女成婚。 头发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自不待言,故事中陶母剪发待宾的故事,不仅让人们为无私母爱感叹,也令人深深敬佩这位母亲的教子有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