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敬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敬老分类:【地域文化】 满族锡伯族礼俗。锡伯族人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遵行敬老习俗。外出路上,遇见长辈则侧立路旁,或下马下车向老人问候“请安”,待老人走过后才能起身,上马上车再走。与长辈同行,在后面随从。进出门时,要抢前几步开门让长辈先进出。进屋后让老人先坐,坐好后为老人装烟点火。老年人出门远行,全家人要送至大门外,“请安”送别;归来时要迎到大门外。年轻人外出归家,到村头下车下马步行,至家中要先向老人及兄嫂“请安” 问候。 青海各族人民都有敬老、尊老、爱老的习惯。他们对一个人道德品质好坏的衡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对老人是否尊敬和孝顺。敬老主要指对本家族的长辈、父母以及族外长者的尊敬。敬老行为首先从家中做起,一般不让老人干家务活,不惹他们生气,使老人们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吃饭时第一碗饭盛给老人,尽量让他们吃上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饭菜;让老人住家中最好的房子,冬天把土炕烧暖,把火炉生好;平时睡觉前为老人铺好被褥,起床后又叠起来;对老人的话,晚辈们言听计从,对家中大小事情,不私自做主,而是请教老人;逢年过节,晚辈要上门问候祝福;有新奇食物,先让老人尝鲜等等,尽量让老人安度晚年。藏族视老人为知识的化身,遇事必向老人请教,见到老人使用敬语,以示尊重;蒙古族对待老人也是恭顺备至,他们路遇老人、长辈,都要下马恭候、鞠躬问好,语言上谦逊温和,也使用敬语;回族、撒拉族见到老人必须道“赛俩目”(伊斯兰问候语),对老人推崇备至。在撒拉族的“乌如乎苏孜”(婚礼祝辞)里,对老人更是极尽赞美之辞。回族、撒拉族平常家里请客,一般都要同时请村里最老的人;子女们绝不督促老人干活,而督促他们经常做礼拜,为他们的后世做准备。土族人民也是特别尊敬老人,一般不让老人再为家政操心,而专心让他们念佛礼佛、多行善事。有这样一则趣闻:一对夫妇感情很好,但妻子对公公、婆婆并不孝顺。丈夫左劝右劝,妻子总是听不进去。于是,有一天妻子给孩子吃水果时,丈夫一把夺过来自己吃掉。妻子骂丈夫怎么抢孩子的东西。丈夫回答:“何必对孩子如此疼爱? 到头来,他娶上老婆,还不是像我俩对待父母一样对待我俩吗?这样的儿子,对他好有什么用呢?”妻子听后幡然悔悟,一改以前的态度,对公公、婆婆特别孝顺。这种故事的流传,说明了人们的敬老观念。 敬老美德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存。有的是直接体现,有的是变相表现。从青海人的许多信仰禁忌中也可看到敬老的痕迹。这里的人们普遍忌讳直呼老人名字,尤其是被别人当面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被认为是对自己极大的侮辱,好像父母的尊严也因此而受损。乡里小儿斗嘴时,就以直呼对方父母的名字作为对对方最“恶毒”的攻击,而另一方也常常“以牙还牙”,毫不相让。有些民族,晚辈不能给长辈剃头,不能跟长辈猜拳喝酒等。这些都是因敬老而产生的习俗。 达斡尔族是很注重传统礼节的民族,敬老是礼仪的核心,人人以敬老尊长为荣。老人长辈享有很高的地位待遇。当老人出门时,儿女必须给老人准备好携带的东西,套好车,备好马,将车或马牵出大门外,扶老人上车坐稳,才可把缰绳交给老人。老人回来时,晚辈必须出门迎接,并向老人请安;进屋后,帮老人脱衣摘帽,泡茶装烟,还要管好小孩,保证老人安静。正房西屋南炕是老人专用的坐卧起居所在。老人就寝、起炕时,晚辈要给铺叠被褥。晚辈和一般来客不准坐南炕。老人要在南炕吃饭,儿子必须在坐卧起居的北炕吃饭。老人吃饭时,儿孙媳妇必须立在一侧侍候。当老人吃完饭时,儿孙媳妇要先送漱口水,然后敬烟,最后才可收拾桌子。 儿女们出门三五天回来,先到上屋(正房西屋)向老人请安。媳妇回娘家,回来后也要先向公公请安、装烟。年轻人遇见村中老人,不管是不是亲戚,都要请安问候。到外村外地,不论相识与否,进屋见了老人必须请安,然后才能坐到西炕沿上,给老人装烟敬烟。料理家中诸项大事,必须征得长辈同意。老人在屋时,晚辈不得背对老人而坐。父母健在时,儿子不准留胡须。 这是鄂伦春族的传统美德。老人说话,晚辈人要认真听,不得乱插话。同老年人说话语调要温和,不能有指手画脚或高声嚷叫等不礼貌举动。呼唤老人时要用尊称,禁止直呼老人姓名,出远门要向家里老人告辞,回来要请安问候。如要办大事必须首先与老人商量,经同意方可办理。在各种场合都要长幼有序,进出门要让长者先行,落座要让长辈先坐,并要让其坐在正位;饮酒要由老人开杯,吃肉吃饭也要等老人动刀举筷后,晚辈方可吃。晚辈可以与长辈同桌吃饭,但不得同桌饮酒。出门或狩猎途中遇见长辈,相距很远就要下马步行迎上前去,到面前要向长者请安问候,等长者走过去方能骑马行路。 重阳节又是敬老节,过此节时,出嫁的女孩要回家看望老人,给父母做重阳糕,糕用糯米红豆,意为步步登高,福寿双全,所以此节也是亲情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节思亲敬老,古今情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