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以载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以载道

分类:【传统文化】

传统文学的基本观念之一。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 “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题注: “此言文以载道,人乃有文而不以道,是犹虚车而不济于用者。” 从字面上说,“文以载道” 不过就是说文章要表达某种思想,“文” 是形式,“道”是内容,但这里的 “道” 是一个专门名词,特指儒家之道,并非泛指一切思想。将文章作为 “载道” 的工具,并非始于周敦颐,在宋代以前,文坛就有所谓 “明道”、“贯道”、“宗经”、“征圣”一类的主张,周敦颐只是最早用“文以载道” 四字来表述这一观念而已。此后,随着理学被尊为官学,“文以载道”便成为正统文学的 “最高指示”。其基本精神是:将 “道” 视为目的,“文” 只是手段,作文的目的就是为了 “载道”。尽管某些理学家如程颐对“道” 的理解相当狭隘,甚至排斥对文章的艺术追求,比为 “玩文丧志”,认为 “作文害道”,但一般对 “文以载道” 的理解还是比较宽泛的,如理学家朱熹,他将司马迁等人的文章都视为 “载道之文”。这样看来,“载道” 并不一定言必称孔孟,而是要表达一种符合圣人之道的思想,至于怎样才算符合圣人之道,各人的理解并不相同。古代所谓 “正统文学” 即诗与文,“文以载道” 与“诗言志” 便构成了 “正统文学”的两大基本观念。

文学批评术语。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关于文与道关系的基本观点。他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把文比喻为车,把道比喻为物,认为文仅仅是阐发、宣扬道的工具。对文道关系,唐代韩愈充分肯定“文”的重要作用,重道而不轻文。周敦颐总结韩愈的文论主张,提出“文以载道”说,但他所说的“道”,专指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观念,即道学家视为身心性命的义理之学,与古文家所说的“道”不尽相同。古文家所说的“道”除指儒道外,还兼指与形式相对的内容,与艺术性相对的思想性,其批判锋芒直指六朝以来只重形式的文风。道学家所说的“文”,实际上是指表达思想的语言文字,与古文家指辞章之学或艺术形式的“文”也不同。道学家轻文重道,周敦颐就说:“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艺焉。”认为学文不足道,不值得正人君子去从事。这种观点被程颐等人进一步发展为“作文害道”说,被南宋朱熹发展为“文从道中流出”说,否定了文学的独立存在,把文学贬低为封建道德的宣传工具,对后代特别是清代桐城派的古文理论,有着十分消极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