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化历史方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文化历史方法分类:【文化常识】 文化历史方法,是文化历史学派所用的方法,其要点如下。(1)“特殊标准”帮助明白文化成份的相互关系,比如两地器物有些特殊相似之点,而这相似点,并不属于器物成立的本身。换句话说,器物本身并不要紧。这特殊标准的运用,多借器物,但也可借社会形式;其他文化成分,也可作为标准。比如,某个部落只有长枪短剑,矮人原来只有弓箭,某一文化中只有月亮神话,这种种特色,都可作为“特殊标准”。这种标准,格雷布纳称之为“形式标准”,与“特殊标准”同义。(2)“数量标准”是因为许多“特殊标准”集合而成,但这些“特殊标准”彼此一一相关才行,比如,矮人只有弓、箭,弓和箭有密切关系,所以不能形成“数量标准”。数量标准是为坚固特殊标准,盖因二地文化成分有一特殊相似之时,总是怕有主观成分在内;这种主观大可用许多特殊相似之点来去掉,使相关的证据壮健起来。数量标准的证据强而有力,可引人发见文化丛乃至文化圈的存在,并可帮助文化层的认定。(3)用上述的标准方法,可以研究出文化圈来;文化圈是研究的目的,而又是研究的方法。盖迁徙流动者不但是文化的个别成分,而且也是一些整个的文化丛。在文化丛中,包括一个文化应有的重要范畴,如器物、经济、社会、道德、宗教,这各样的范畴合在一起,就是文化圈。文化历史派要研究文化圈与文化圈的相关,虽然有时相距很远。文化历史派用各种方法,推定大规模的游牧文化圈,以西伯利亚南部的中部为起源地,而母系农业文化圈以喜马拉雅东部及恒河流域为起源地。(4)时间的衡量。如果一个文化单位的地带,被一个其他文化丛冲断了,那么,后来的文化至少在此地带年代较晚;但当证明真有冲断之事,而且文化被冲断的次数越多,则其时代越古老。再者,一个文化丛被其他文化丛遮盖时,则后者时代较晚,因此被遮盖之文化丛即零散开了。时代的先后次序如左:未经混合的古代文化时代最早,迁徙的文化次之,新近推进的原始文化又次之,最后为原始文化之混合者。(5)文化内在发展之确定。一个民族,主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能积极的促进其本族文化的内在发展,当然仍以本族的文化为内在发展的基本成份。怎么知道某一文化成分原来是固有的或外来的?当研究文化丛、文化圈,比如,敬拜地母神风俗,原来不见于游牧的父权文化中,如有之,必自外传来。另一方面,如果受外来影响时只是被动,则其对于本族文化之内在发展,也只有消极的影响,但事实上,纯属被动时几乎没有,所以文化的内在发展多少也有些影响。(6)消极研究法举例。屈肢葬的起源,是因伯死者再回来、抑或为取法于胎儿之状态?如能证明在那首先兴起屈肢葬的文化中,人们并不怕死者,但尚缺少积极的说明,为何葬式如此奇特?如果屈肢葬首先兴起的文化中,视土地如母亲,即有了以该种葬式取法胎儿的先决条件。实际上,屈肢葬俗不见于最原始文化中,最原始文化亦不视土地如母亲,游牧及图腾文化亦然。那么,视土地如母亲是母系种田文化的观念,但尚不能说屈肢葬一定先兴起于此文化中,却也不可先天否认。(7)积极研究法举例,荐新祭在一些文化中是献予至上神的,其他文化中是献予祖先的;何者为时较早?若说献予祖先为时较早,则当以至上神观念是从祖先崇拜演出,这是H?斯宾塞的进化论讲法;若说荐新祭献与至上神的时代较早,则祖先敬拜时代较晚。荐新祭多举行于最原始文化中,此时尚不向死者献祭品:在母系种田的文化圈及其较后的文化混合中,始向祖先献荐新祭,因此可以说,最原始文化向至上神献出的荐新祭,不是从母权文化中向死者献的荐新祭的风俗演来,因母权文化时代较后。为什么在最原始文化中向至上神荐新祭?当时是狩猎时代,每天找吃的东西,将野兽身上一小块好肉割下来献神,为承认至上神是万物主宰,特别主持食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