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君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文君井分类:【传统文化】 古井。遗址在今四川邛崃县文君公园内。秦汉时,邛崃为临邛县治所。西汉初,临邛首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寡居在家,成都才子司马相如作客卓家,慕文君才貌双全,以琴曲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仅有四壁,更无资产)。后无奈返回临邛,开“临邛酒肆”谋生,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文君井即当年汲水酿酒、洗涤酒器处。井为不规则椭圆形,最大直径3.80米,井壁周围为黑粘土,土中杂夹着陶片?砌部分,与秦汉古井形制相符。唐以后,为纪念卓文君,将古井命名为文君井,并在附近构筑琴台,明代时已颇具规模。唐宋诗人如杜甫、卢照邻、李贺、李商隐、陆游、田沉等都有诗咏。现文君井庭园十余亩。参见“卓文君”。 在四川邛崃县城内,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设“临邛酒肆”时之遗物。相如与文君相爱,文君夜奔相如,结为夫妇。婚后设酒店于临邛市上,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后世传为佳话。据传,此井即相如文君当年汲水之所,后人遂题名为“文君井”。唐杜甫流寓成都时作《琴台》诗有“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句,就是凭吊遗迹之作。今古迹有庭园10余亩,井旁不远处有琴台,台前有月池、假山,园林别具一格。琴台上悬有“井上疏风竹有韵,台前月古琴无弦”的对联,将井园景色概括无余。陆游曾赋诗:“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上文君井畔来。”咏叹当时情景。 位于邛崃县城里仁街文君园内。今以井为中心建为园林。井深2丈5尺,井口径约2尺,水深6尺,晶莹清甜。相传当年文君夜奔相如,结为夫妇,为父亲所不容,设酒店于市,留下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千古佳话。此井即文君汲水处,故得名。文君井不远,有一座青瓦飞檐,造型古朴的琴台,上置“绿绮琴”,再现了当年司马相如弹琴旧景。台前有月池、假山;悬有对联“井上疏风竹有韵;台前月古琴无弦”,读来令人浮想联翩。历代文人游此,多有题咏。唐杜甫流寓成都时,作《琴台》诗,有“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句;南宋陆游曾题诗“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上文君井畔来”。尚有对联云:“草色怨王孙犊鼻裤前一杯酒;琴心感之子龙门传里两才人。” 位于里仁街文君公园内。相传为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设酒肆时汲水处。卓文君(前173―?)是临邛巨富卓王孙之女,年轻寡居。成都才子司马相如往卓家赴宴,以《凤求凰》琴曲挑之,文君知音,遂夜奔相如,结为夫妇。婚后家贫,而于临邛开酒店,“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成为千古佳话。文君井“?砌异常,井口径不过2尺,井腹渐宽,如胆瓶然,至井底,径几及丈”。井壁、井?诸部均无砖块与条石痕迹,据考证确系汉代古井。清末经重新淘洗,引出清洌甘泉。近些年来以文君井为中心,修筑楼台亭榭,月池假山,绕以回廊曲径、花树云墙,建成景致秀丽、别见风情的文君公园。园中琴台夜月、碑院、凌云阁、漾虚楼、香泉等处,陈列有关文君与相如轶事的文物及后人题写的联语、诗词、碑刻。今又于文君井畔新设“文君酒市”,檐下挑挂酒帘,门前宫灯高悬,堂中古式条桌,柜上邛陶酒坛,供中外游客怀古细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