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天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文天祥分类:【传统文化】 南宋大臣、文学家。原名云孙、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宝钓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知瑞州,江西提刑。度宗咸淳十年(1274)元将伯颜率大军南下,次年文天祥在赣州起兵勤王,入卫临安。德钓二年(1276)为右丞相,前往元人军营谈判而被扣,在北送途中逃脱,辗转由通州经海路至福建。益王称帝于福州,文天祥以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兵马,坚持抗元。瑞宗景炎二年(1277年)败于兴国,退屯广东南岭,坚持抗元活动。次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随后解送大都,诱降不屈,于元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初九在柴市遇害。狱中所作《正气歌》,流传甚广。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 南宋大臣,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文天祥出生,其时蒙古军已灭金南侵,南宋王朝朝不保夕。天祥自幼受其父文天仪的严格教育,“夜呼近灯,诵日课,诵竟,旁摘曲诘,使不早怡,以习于弗解”(《先君子革斋先生事实》)。理宗宝钓三年(1255),天祥与弟同举郡贡士。次年五月应礼部试,对策集英殿,文思泉涌,挥笔立就万言,被理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理宗开庆元年(1259),天祥入京任职,面对蒙古军大举入侵,他慨然上书,气斩逃臣,奏议抗敌。朝廷不睬,天祥愤然弃官回乡。从景定元年到度宗咸淳十年(1274)十五年间,文天祥历任刑部郎官、礼部郎官、秘书监等朝中官职,并先后出任瑞州、宁国府、赣州、领江西、湖南提刑。任地方官期间,政绩显赫,“百姓欢舞”。咸淳六年,天祥任制诰,他在文稿中对其时奸臣贾似道“裁之以公义”。因而被诬罢官,再次愤然回乡。德钓元年春,元军水陆并举,贾似道所统宋军一败涂地,临安告急。天祥时在江西,立即捐家产作军费,兴兵勤王,入卫临安。次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谈判,遭扣留。后于镇江脱逃,由海道南下福建。端宗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失地多处。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次年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被俘后,他决计以宋朝“状元宰相”尽“忠”,不受诱降,在狱中忍受了三年折磨。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1283年),元祖忽必烈亲召天祥,欲委以大任,文天祥答曰:“愿与一死足矣”。次日赴刑场,临刑,向南再拜,言“臣报国至此矣!”慷慨就义于柴市,燕京百姓,见者闻者,无不垂泪。时年仅四十七岁。文天祥以诗闻名,保存至今的有二百四十二首。其诗与天祥之生平相一致,内容从早年的江湖之作,到成年的忧国忧民;从写外族入侵的“北风急”(《山中感兴三首》),到反映民间疾苦的“汗如雨”(《贫女吟四首》);从描述元军的暴行,到抒发对故国的热爱;直至痛斥卖国求荣的朝廷命臣,一抒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壮志。可谓“南宋诗史”。文天祥诗前期学江湖派,后期转向杜诗,其《读杜诗》有云:“平生踪迹只奔波,偏是文章被折磨,耳想杜鹃心事苦,眼看胡马泪痕多”。可见他与杜甫心心相印。文天祥的散文和词亦有佳作,《指南录后序》、《酹江月》等均可见其文理精密、情感激烈,于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文天祥身为国家大臣和文学家,都可垂名青史。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研究资料可参见《宋史?文天祥传》(中华书局校点本)、杨德恩《文天祥年谱》(商务印书馆版)等。 南宋思想家、文?家,民族英雄。字宋瑞,又字履善,?文山。吉水(今?江西)人。生於南宋理宗端平三年,卒於元世祖至元十九年。理宗?钓四年(1256)咄士第一,??海??度判官,刑部郎官,湖南提刑,右丞相兼?密使。檫?元年(1259),元?咄?鄂州,宦官董宋臣主?喵都,上疏??董氏,?建阻防兑之?,未被?见。恭帝德钓元年(1275),元兵?下,於赣州酵?武砚,人徐乓安。次年以右丞相兼?密使身份至元??判,被扣留。後於?江脱逃,自通州由海道南下至福建。瑞宗景炎二年(1277),咄兵江西,收?州胯多?。不久?元兵所?,退入??。次年在五坡?(今??海赜北)被俘,拒睫赵降,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3),在柴市被?害。在宇宙愚上,以元??世界之本原,但最剿?之以精神性,?而滑向客愚唯心?。如其在溯人心、人性之本源??道:“茫茫堪?,块??垠,??元?,?化?端,人心仁柳顿智之性未嬴也,人心?柔善?之?未妨也。?是?,未有人心先有五行,未有五行先有??,未有??先有??太?,未有??太??太虚?形,?漠?朕,而先有此道。未有物之先,而道具焉,道之篦也;既有物之後,而道行焉,道之用也。其篦?微,其用甚?,即人心而道在人心,即五行而道在五行,即??而道在??,即??太?而道在??太?,?锢微,兼偻脎,包小大,通物我”(《御?策》)。其所洲道?冱上相?於周敦钫、朱熹理?中的??太?,其道的篦用?陪周、朱的??太?篦用?、理一分殊真,?甚大的?别。在道德、人格修鹇?铨上,办展?身篦力行了孔孟?身成仁、?生取柳、鹇吾浩然之?的思想,锢示了崇高的民族??或?然正?。其衣?中?有?云:“孔曰成仁,孟曰取柳;惟其柳蓖,所以仁至。坐慢亵?,所?何事?而今而後,庶???”。所作《正?歌》有云:“天地有正?,塍然嬴流形。下??河?,上??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深冥。皇路?清夷,含和吐明庭。?钙?乃?,一一垂丹青”,“是?所旁薄,?然孺古存。?其?日月,生死安足?。地居?以立,天柱?以尊。三局??命,道柳?之根”。所作《咿零丁洋》?云:“辛苦遭逢起一?,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锾镨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惶恐?钷真惶恐,零丁洋裹?零丁。人生自古侦?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作分前後?期。前期多??酬之作,後期??菁攘,表?了??不屈的民族??。?轧锾格激昂慷慨,偶亦沈痛悲?。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 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理宗宝钓四年(1256)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围攻鄂州(今湖北宜昌),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躲避,他上书请斩董宋臣,主张抗蒙御敌,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赣等州。德 佑 元 年(1275),在赣州任上组织抗元武装,入卫临安 (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枢密使,被派往元军中议和被拘,后逃脱。至福建、广东一带坚持抗元,收复多处州县,后被元军所败,被俘。坚拒元将张弘?诱降, 书所作 《过零丁洋》诗以明心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佳句。至元十九年 (1283) 被处死于大都 (今北京)。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后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 (今江西吉安县)人。少时入白鹭洲书院,就学于江万里。宝钓四年(1256)进士第一及第。累迁湖南提刑,改知赣州。德钓元年(1275),得到元军渡江的谍报,即组织两万义兵入卫临安。次年正月,谢太后决心投降,他反对无效,并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元营谈判。他据理力争,被伯颜拘留于军中。后押解北上,行至镇江,冒死逃脱,浮海南下福州。宋端宗任命其为枢密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组织军队,继续抗元。景炎二年(1277)五月,率兵进入故乡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大败元军,收复兴国、吉州(今江西吉安)等地。后在空坑(在今江西兴国境)遭元军包围,因寡不敌众,溃围而出,率残部退至广东,继续抗元。帝?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他在海丰以北五岭坡不幸被俘,元将张弘范命人劝他写信说降南宋流亡政府,他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心迹,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充分表明其不屈之志,为千古绝唱。南宋灭亡,文天祥被押北上,在元大都(今北京)狱中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降元的前宋丞相留梦炎与宋恭帝,先后奉命劝降,都被他拒绝。元朝权臣阿合马与丞相孛罗等也相继威逼利诱,他慷慨陈辞,义薄云天,不为所动。在狱中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正气歌》。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1283年1月8日),忽必烈亲自作最后的劝降,文天祥明确表示身为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次日,在大都柴市慷慨就义。有绝笔书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其爱国事迹为后世传颂。他怀有强烈的爱国思想,这种思想还与重民思想结合。他接受了古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传统思想,出于爱国重民的价值取向,才能坚韧斗争,英勇献身。他以杀身成仁、舍生求义,展示了对民族、社稷、信仰、主义的崇高气节和坚贞操守。纵观文天祥一生,并没有建立惊天动地的功业。后人钦仰他的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坚贞气节与不屈操守。宋代是士大夫理想人格的铸成期,文天祥正是这种人格典范的最后代表,这正是他留给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 文天祥也是宋季最杰出的爱国诗人,遗著编为《文山先生全集》。他的诗歌创作可以划分为德钓(1275―1276)前后两个阶段。德钓以前,属一般文人的登临写怀,述事抒情,状物言志,但并不措意于雕琢刻划,而是着重于触景生情,具有坦白率真的风格。德钓以后,因亲历时代剧变与亡国怆痛,诗作充分表现了其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诗风悲壮沉郁,笔力横溢浩瀚,感情奔腾汹涌。其中的《指南录》、《指南后录》和《集杜诗》,把国家、人民和自己的遭遇,用诗词逐事记录,分三个时期历述“颠沛以来”的“世变人事”,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无愧于一代史诗。其词作虽然不多,王国维称“风骨甚高”。除诗歌外,他还留下了很多情、理、势三者浑然一体的散文,将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如《指南录序》、《正气歌序》等,黄宗羲称其为天地间“至文”。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江河直下,跌宕起伏,而又层次井然,说理透彻。文天祥的诗文多以血泪生命写成,故能尽洗晚宋文坛卑弱凡琐之风,为宋代文学抹上最后的亮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