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斯丹达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斯丹达尔

分类:【文化精萃】

法国作家。原名亨利?贝尔。生于保守的律师家庭。早年受启蒙主义的影响,支持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在外祖父的影响下,阅读了《罗马史》、卢梭的《新爱洛绮丝》和莎士比亚等名家的大量作品。1799年到巴黎,投身于革命。1800年跟随拿破仑军队到了意大利,居住米兰。1806年以后随拿破仑征战欧洲。1812年拿破仑在侵俄战争中败北。从此,斯丹达尔结束了戎马生涯,丢掉了“铁饭碗”。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他长期侨居米兰。在意大利,由于他支持烧炭党的活动,引起了奥地利警察的注意。1821年意大利革命受挫,他作为烧炭党同情分子而被奥国警方驱逐出境,回到巴黎。他在米兰七年潜心于研究意大利的绘画、音乐、文学,写出了《意大利绘画史》,并第一次用斯丹达尔的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回法国后,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发表了《拉辛和莎士比亚》,该书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理论文献,同浪漫主义与传统古典主义展开论战,倡导批判现实主义原则。以后,他又发表了小说《阿芒斯》、《瓦尼娜?瓦尼尼》、散文《罗马散步》等。1830年他的代表作《红与黑》问世。晚年写有《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和《巴尔马修道院》。小说《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书名“红”象征革命,“黑”象征波旁王朝的教会统治。主人公于连?索瑞尔是个锯木匠的儿子。拿破仑时代,他想靠军功而飞黄腾达;王政复辟时期,想通过走教会的道路,实现他改变阶级地位和向上爬的野心。最后他被捕入狱处死。作者以浓墨重彩刻画于连这个个人奋斗的典型。在他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既有反抗贵族和封建等级制度的一面,又有向特权阶级投靠妥协的一面,不过于连的反抗与妥协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小说真正的认识价值:在于反映了贵族与日益得势的资产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描述了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的腐化生活,反映了“七月”革命前夕,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