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人文主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新人文主义分类:【文化精萃】 现代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20世纪初首先产生在美国,起初影响不大,20年代前后在美国文艺批评中占了统治地位。代表人物有欧文?白璧德等。白璧德1928年发表的论著《批评家和美国生活》是新人文主义的宣言。新人文主义(又译新人道主义既反对自然主义低估人,否定人的自由意志和责任感的观点;又反对浪漫主义过分地宣扬自我和缺乏节制的表现,主张以“人的法则”,反对“物的法则”。他强调理性、道德意志和道德想像力是人的特点和美德,认为文学的作用在于给人以道德知识,任何作品的真正价值取决于给人以其“适当性”,后者更是一切人文主义运动的核心和人类本性的要求,人应该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在语言及行为中表现出秩序、节制和分寸。强调文学必须维护传统,表现“良心理智”和“自我克制”,美学和批评遵循基督教的伦理原则、柏拉图关于形式的观点和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理性。攻击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以及启蒙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革新的诗歌,把许多有关倾向的文学潮流当做服从“物的法则”的自然主义倾向加以否定,并公开拥护“人文主义的、贵族式的民主”,实际上是反对新文学的发展,带有保守的贵族化的倾向。新人文主义与以门罗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派论争长达十多年,30年代初趋于末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