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唐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新唐书

分类:【文化精萃】

纪传体史书。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二百二十五卷。计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成书于仁宗嘉钓五年(1060)。记叙唐290年历史。其时间与《旧唐书》大致相同。史料上有所补充。本纪在旧书基础上删缩为约9万字,不及旧书三分之一,旧书所收诏令符表多予改写。列传删除旧书六十一传,增入三百三十一传,2000余条史事。十三志大都详于旧志,首创《兵》、《仪卫》、《选举》三志,并增撰名表,又专立《藩镇传》记述藩镇势力消长离合,皆有参考价值。文辞刻意求简,有损记事详明,年代时有含糊不清之处。所录文书奏章多有删改,故不如《旧唐书》保存原始资料多。书初刊于北宋嘉钓年间,元、明、清代有刻本。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宋代吴缜有《新唐书纠缪》,清陈黄中有《新唐书刊误》。唐景崇有《新唐书注》。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写。共225卷。《新唐书》有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记事时间与《旧唐书》大体相同,为整个唐代290年的历史。本书对《旧唐书》有删减,亦有新增。《新唐书》写得最精部分当属志和表了。志50卷,分为13目,其中10目为前史所共有,而《仪卫》,《兵志》2目,是本书新创立的。诸志的内容都比较充实,为研究唐代的典章制度提供了系统的材料。另外,本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传统,增加了表这一部分内容,使其比之《汉书》之后的各表更多了一些价值。

书名。宋代欧阳修,宋祁等撰。225卷。计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记唐代290年史事,起迄同《旧唐书》,属纪传体。修撰约始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至嘉钓五年(1060)书成,历时约17年。是书继承《史记》、《汉书》传统,纪、传、志、表俱全,诚为魏晋以来正史所无。其增列《宰相》、《方镇》、《宗室世系》四表,首创《仪卫》、《选举》、《兵》三志,均保存不少重要史料。又因事设目,立《藩镇传》,在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较为客观。作者自称,新书之于旧书,“事增于前,文省于旧”。然刻意求简,删节失当,致使年代不明,史实不清。故在保存史料方面,反不如《旧唐书》为得其实。但二者仍互有长短。是书行世不久,吴缜即撰《新唐书纠谬》20卷,指摘其讹误,可供参阅。

宋代官修的唐代史。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具体分工是,欧阳修负责撰写 《纪》、《志》、《表》,宋祁负责撰写 《列传》。此前,后晋朝廷已经组织人力编纂过《唐书》,由宰相刘?挂名,这就是 《旧唐书》。宋仁宗听宫廷侍讲讲这部《旧唐书》,很不满意,就下诏组织重修,欧阳修、宋祁等人经过十七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新唐书》 的编纂是在太平天子的时代,各方面的条件都超过动荡不安的后晋,如史料的搜集,就是编纂《旧唐书》 的史官们所无法比拟的。加上有 《旧唐书》 作基础,《新唐书》 后来居上,理所当然。《新唐书》是宋以前体例最完备的正史之一,纪、传、表、志俱全,这是自司马迁 《史记》 创例、班固 《汉书》 沿例以来的第一例,对宋代以后官修正史如 《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都有所影响。《新唐书》还创立了 《选举志》、《兵志》、《仪卫志》 三志,也都为后代正史沿用。古人有言: “史之所难,无出于志。” 《新唐书》超过 《旧唐书》的主要地方,就是 “志”。但是,《新唐书》也自有其缺点,在史料价值上多不如 《旧唐书》,故司马光撰 《资治通鉴》 时,采 《旧唐书》,而不用 《新唐书》。清代学者曾将新旧 《唐书》 详加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两书不可偏废。有些人甚至认为: 新不如旧。

书名。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225卷。现通行版本为中华书局校点本。现存最早版本为宋嘉钓本。

北宋仁宗时,因《旧唐书》记述失序,使兴败成坏之迹,晦而不章,乃下诏重修。从庆历四年(1044)开始编撰,至嘉钓五年(1060)成书。全书分为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所记述的历史时期大体与《旧唐书》相同,即上起唐高祖武德元年(618),下至哀帝天钓四年(907),但对整个唐代历史的总结,反映了北宋封建统治者的立场、观点。

本书的特点主要在体裁形式方面。自《史记》、《汉书》创立纪表志传体史书以后,魏、晋至宋初所修诸史,一般仅有纪、传二部分,或有志而失于简略,表则均告缺,《旧唐书》也无表,至本书始恢复了纪传体体裁的完整性。其后各代修史,多循此成规,这是本书在史书修撰方面的重要影响。此外,本书志、表的恢复,以及列传的充实(较《旧唐书》增加137人),还保存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其《宰相》、《方镇》、《宰相世系》、《宗室世系》4表提示了唐代宰相参错进退、宗室世族升降隆替和藩镇势力消长离合的线索。新创的《兵志》、《选举志》,综述唐代军事制度的变革经过和学校科举、官吏铨选的规定。《地理志》系统著录全国军府、屯防军镇、水利和中外水陆交通道里等。这些史料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清代史学评论家王鸣盛曾就本书评论说:“新书最佳者志、表,列传次之”(《十七史商榷》卷69),这话是比较公允的。故本书后来居上,也被纳入“二十四史”之中。

纪传体史书。北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撰。225卷。北宋君臣欲重新总结唐代历史以为龟鉴,而刘?《旧唐书》颇受时论讥议。庆历间,由贾昌朝创议,宋仁宗下诏设书局重修唐史,刊修官多无所成,惟宋祁至嘉钓三年(1058)完成列传150卷。至和元年(1054)更以欧阳修为刊修官,主持纪、志、表的撰著及刊正列传之文。嘉钓五年,全书告成,前后历时17年。参加修史者还有范镇、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梅尧臣等人,而实际负责者是欧、宋2人,故今书分题2人之名。全书共分4个部分,即本纪10卷,志13篇50卷,表4篇15卷,列传150卷。是书记载唐代290年历史,多以《旧唐书》为基础改作。其中本纪遵循《春秋》“不没其实”的义例,省旧书三分之二而删缩为9万字。列传将原有次序重新排列,删除61传,增加331传,并新设《卓行》、《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共增入史事2,000余事,其中尤以唐后期历史为多。自《史记》、《汉书》后,诸史均不设“表”,是书新设四表,恢复了纪传体纪传志表体裁的完整性。其内容于唐代宰相进退、藩镇势力消长离合、宗室世系兴衰升降以及宰相族系升降等问题的研究,均有裨益。13志大多比旧史为详,并创立了《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食货志》较系统地保存了大量社会经济史资料,有关屯田、籴、矿产、职田、俸料等内容均为旧史所无。《地理志》着重叙唐代地理沿革,于军府设置、物产分布、水利兴废及少数民族分布等均有记载。《天文志》、《历志》保存了唐代流行的7种历法,并保存了价值颇高的张遂历法理论专著《历议》12篇。《艺文志》增开元之后著作500余家,多为旧史所不及,为全书中最富史料价值者。是书行文简洁,作者自称“事增于前,文省于旧”。然其去取简繁未尽得当,将旧史所载诏令表符等均以散文改写尤为后人所讥。且众手修史,互不协调,颇有矛盾脱节、考核未周之处。较之旧书,互有短长,因而二书并存,不可偏废。是书初刊于宋嘉钓间,元、明、清均有刻本,1975年中华书局以百衲本为底本出版标点本。为是书作校注刊误的有宋吴缜《新唐书纠谬》、清陈黄中《新唐书刊误》和唐景崇《新唐书注》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