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易县道德经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易县道德经幢分类:【传统文化】 在河北易县城内西南隅。唐开元时立于易县城西开元观,南宋乾道间迁于城内西南龙兴观,后观废幢存。高约6米,分顶、身、座三部分。顶作屋顶形,高0.38米,八脊,脊间雕有瓦垅,下雕檐板、飞檐和檐椽。角梁下有斗拱承托,再下为仰莲花座,座高0.25米,直径1.1米。仰莲下为幢身,高4.27米,直径0.9米,平面为八角柱体,每面宽0.4米。幢身南面正楷竖书: “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注。”其他各面为老子《道德经》81章,附历代增刻职官名录。幢上经文按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注本刻,是目前校译《道德经》的重要资料。 在易县城内龙兴观旧址内,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幢高约6米,分幢座、幢体和幢顶三部分。石雕仰莲幢座高25厘米,直径1.1米,幢身用汉白玉雕成八角形柱体,高4.29米,直径90厘米。幢身南面正楷大字竖书“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注”,其它各面镌刻老子《道德经》81章。幢体上为一仰莲宝盖,其上为幢顶,呈八角形,高38厘米,由整块青石雕成,脊、垅、檐、梁俱全,形制独特。易县道德经幢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完好的道德经幢。幢上所刻经文为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注本,是当前校译《道德经》的主要依据。经文书写笔法潇洒,为古代书法珍品,传为唐大书法家苏灵芝之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