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普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普贤分类:【传统文化】 梵文Samantabhadra 一词的意译,又译为?吉、遍吉,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为佛教神碉,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的右胁侍。专司诸佛的理德、行德,以其具有延命之德、发十种广大行愿而著称,尊号为大行普贤。其塑像为骑乘六牙白象,象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如意(四禅定),愿行广大,功德圆满。显灵说法的道场为四川省峨嵋山。其来历众说不一,主要有:(1)诸佛之子;(2)阿弥陀佛第八子;(3)妙庄王次女。较流行的说法为第一种。 中国四大菩萨之一。“普贤”一词是梵文意译,又译作“遍吉”。《第二菩萨经迹》解释道: “其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今且约‘普贤’二字,以示其概。”可见普贤菩萨是义德的象征。关于普贤的身世,佛经里说法不一。《华严经》曰: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意谓普贤是诸佛之子。《悲华经》则认为普贤是转轮王的第八子。《小乘经》说普贤是妙庄王的女儿。从佛经中看,不仅弄不明普贤究竟为谁家后代,就连它的姓别也莫衷一是。故普贤菩萨的造像有时为男,有时为女,有时则半男半女。唐以前,普贤造像多为男身女相,宋以后又多为女身女相。相传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显身说法的道场,明人胡世安《译峨籁?宗镜记》载,东汉永平六年,一峨眉隐士登山采药,遇野鹿,其足迹如莲花形状,隐士追至山顶,不见鹿的踪迹,却看见了奇妙的佛光。以后方知那是普贤显相。化利一切众生。今峨眉山的佛寺中,还有普贤骑六牙白象的造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