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景德传灯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景德传灯录

分类:【文化精萃】

佛教禅宗史书。又称《传灯录》。北宋道原撰。三十卷。禅宗认为,灯能破暗显明,以法传人,犹如传灯,世代相继,灯灯相传,光明不灭。成书于宋真宗景德年间,故名。本书是最早的一部灯录。灯录又为谱录体,只记禅宗,不列他教,以世次排列记载宗派的历史,突出宗教的传承关系和渊源发展。书中载录了从过去七佛至唐末法眼宗创始人文益的法嗣共52世,1700余人的机缘语句。附有语录者952人,兼收其他宗派“禅门达者”传记,以及著名禅师的语录。是研究禅宗历史的重要资料。收入元、明、清藏,另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

佛教禅宗史书。30卷。简称《传灯录》。宋释道原撰。成书于宋真宗景德(1004―1007)年间,故以“景德”名之。作者道原称,灯能照暗,祖祖相授,以法传人,譬犹传灯,故以为名。书成后,上之真宗,真宗命翰林学士杨亿、兵部员外郎李维、太常丞王曙等裁定润色,此书因而具有官撰性质。全书叙述禅宗师徒相承的语录和事迹,从过去七佛(释迦牟尼及在他以前的六代佛的合称),述及西土二十七祖、东土五祖、禅宗的实际创立者慧能、慧能弟子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等诸法系宗派及其旁出法系,另有外宗“禅门达者”传、名禅师语录和颂赞诗文等。

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著述。宋释道原撰,30卷。禅宗人以灯能照暗喻佛法,而以法传人,譬如传灯,相继不绝。因该书撰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是禅宗历代传法机缘的“记言”体史传,故曰《景德传灯录》。宋真宗在收到《景德传灯录》书稿后,即命翰林学士杨亿和兵部员外郎李维、太常丞王曙等人,“同加刊削,俾之裁定”,“迄兹周岁,方遂终篇”。因此,该书具有官书的性质,杨亿当是主编之一。书撰稿者释道原,系天台韶国师弟子,法眼宗清凉文益的子孙,故记载青原系诸宗特详。其内容大抵取材于《宝林传》、《祖堂集》诸书。从传说的七佛至法眼之嗣为止,共52世,1701人。附有语录者951人。计36万多字。反映了唐及五代禅林及世间踪迹,是研究禅宗史和当时社会状况的绝好资料。从“灯录”作为谱录体,按世次记载,优于传记体来看,对后世影响很大。其给口头语言以文学上的地位而在撰述上加以采用,对中国文学史也是划时代的事。对后来中国儒家宗派史的撰述也起了启发作用。朱子的《伊洛渊源录》、黄梨洲的《明儒学案》、万季野的《儒林宗派》等,都仿照此体而作。元、明、清藏经有著录,丽藏阙。宋元皆有单刻本,通行的有常州本。《四部丛刊》三编所影印的,号称宋代旧刊,合三本而成。该书收入《大正藏》卷五十一。

简称《传灯录》。禅宗史书。北宋法眼宗禅僧道原撰。30卷。景德元年(1004),道原携书具表上进,原题名《佛祖同参集》,真宗命翰林学士杨亿、兵部员外郎李维、太常丞王曙等裁定润色后,敕许入藏,故以“景德”命名;又以灯能照暗,法系相承,犹如灯火辗转相传,喻师资正法永不断绝,故称“传灯”。自过去七佛至法眼文益法嗣,叙述禅宗五家五十二世,共1712人(杨亿《序》为1701人,此据智旭《阅藏知津》卷四二)的传灯法系,内容包括行状、机缘等。其中附有语录者954人,馀758人但存名字。本书系当时禅宗世系源流最为完整系统的记叙,亦为研究中国禅宗史的根本资料。卷首有杨亿所撰《序》,评注道原初稿得失,介绍奉诏“刊削”、“裁定”的经过。卷一、二叙述过去七佛与西天初祖摩诃迦叶至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卷三叙述西天第二十八祖兼东土初祖达磨至弘忍等东土五祖及二祖慧可的旁出弟子;卷四是东土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旁出法系;卷五叙述六祖慧能及其诸大弟子;卷六至卷十三是慧能弟子南岳怀让的法嗣,包括沩仰宗、临济宗法系,并收录慧能别出第二至六世;卷十四至卷二十六是慧能弟子青原行思的法嗣,包括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法系。卷二十七收录禅宗以外以习禅闻名的“达者”;卷二十八特收著名禅师的“广语”;卷二十九题为“赞颂偈诗”,共收录白居易等17人的诗、偈;卷三十收《心王铭》、《参同契》、《证道歌》等“铭记箴歌”23种。本书有二种重刊本:一为元延钓三年(1316),希渭重刊;一为南宋绍兴四年(1134),思鉴等重刊,收入《大正藏》第51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