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晴雯病补雀金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晴雯病补雀金裘

分类:【风俗文化】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载:一日,贾母送给宝玉一件乌云貂的氅衣。这衣服金翠辉煌,碧彩闪烁,叫“雀金呢”。是用孔雀毛拈成线织成的。宝玉磕头谢过,便披在身上。

可到了晚上,宝玉竟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一进门就叹气不止,还急得直跺脚。原来,老太太刚给他的那件褂子,因他不小心,后襟上烧了一个洞。幸好天色已晚,老太太、太太都未发现。麝月问明情况后,看了看那指顶大的烧眼,推断是手炉里的火迸上的。她建议叫个能干的织补匠给织上,便用包袱包了,交给一个妈妈送了出去。为了不让老太太、太太知道此事,还吩咐,必须赶在天亮前补好,因为第二天是个正日子,老太太、太太还叫宝玉穿这个去。可派出去的婆子又将褂子拿了回来。她说:“不但能干的织补匠,就连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都不认得这是什么,谁也不敢揽这活儿。”

重病卧床的晴雯听着,忍不住翻身起来。她细看了一会儿,说: “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也许还可以混得过去。”麝月笑着说:“孔雀金线有现成的,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呢?” 晴雯没多想自己的身体,就决定亲自绣补了。宝玉阻拦不成,只得依她。晴雯坐起来,挽了挽头发,披上衣服,觉得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进,确实有些撑不住。但为了不让宝玉着急,她便咬牙撑着。麝月帮着拈线。晴雯先拿了一根比了比,虽然不是很像,但如果补上还是可以的。晴雯将里子拆开,然后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松散,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这便是界线之法。她先界出地子后,依照本衣纹来回织补。补两针,便停下来端详端详。她毕竟是重病在身,时时感到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就得伏在枕上歇一会儿。就这样坚持了一夜。到了四更时终于补完了。她用小牙刷慢慢地剔出绒毛来,竟像真的一样了。宝玉和麝月均赞不绝口。而晴雯却嗳呦了一声,瘫软下去,她已经是力尽神危,病情因此加重了许多。

这个故事实在动人心魄。在宝玉危难之时,晴雯挺身而出,拼上身家性命,夜补雀金裘。这固然说明晴雯对宝玉用情之深,但是再进一步透视作者塑造晴雯这一艺术形象的本意,我们不是还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那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执著精神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