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有关神灵崇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有关神灵崇拜

分类:【中国民俗】

在福建民间祈子求育活动中,求助于各种神灵的现象也十分常见。这些神灵大致有九天玄女、注生娘娘、观音、临水夫人、张仙、定光佛、花神乃至于土地公等。各地民间对九天玄女、注生娘娘、送子观音、张仙、临水夫人等神灵的祈拜尤为多见。九天玄女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后被道教所信奉,变为仙女,其神性在后世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送子,因此民间或称之为“注生娘娘”、“送子娘娘”等。福州、泉州、厦门、漳州、莆田等地旧时多有玄女庙,不孕之妇烧香求拜者络绎不绝。旧时闽中、闽南等地的一些庙宇如城隍庙、东岳庙等往往配祀有注生娘娘。神像安详端坐,怀抱娃娃。前来求子的妇女摆上香果供品,然后拈香跪拜祷告,请注生娘娘赐子。接着在神像前卜挂,如求得吉挂,表示注生娘娘将赐子于她,祈求者即将事先准备好的小衣裳给注生娘娘怀中的娃娃穿上,得子后要再来还愿拜谢,因此各庙中祈者众多,香火旺盛。观音菩萨在佛教中地位很高,由于佛教宣扬观音以慈悲为怀,救助众生,因此后世民间对观音的崇拜远远超过其他菩萨。各地寺庙供奉观音佛像十分普遍,其中就有著名的送子观音。送子观音是后世民间为祈子求育而诞生的产物,一经出现,就广为人们熟知和崇拜,即使是寻常人家,也常供奉观音佛像以祈子或保平安。明清以来,福建民间著名的德化窑等窑口,曾烧制大批的观音瓷像,其中不乏民间喜爱的送子观音。至于脱胎漆器、木雕木刻、年画、刺绣等作品中送子观音的题材也很多见。这些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广大民众对送子观音崇拜的历史事实。至于寺庙,尤以厦门南普陀寺中的大悲殿为著名。大悲殿中供奉的千手观音,慈眉善目,妙相庄严,在她的面前不知跪倒了多少祈子求育的壮男俊女,迄今依然香火袅袅,祈拜者不绝于道。张仙的原型据传是五代后蜀的皇帝孟昶,其身着长袍,长髯飘拂,左手张弓,右手握弹,作仰面直射状。旧时木刻画等在画面右上角还画有一只天狗。民间传说天狗是传播天花、危害婴儿的灾星,张仙持弓射天狗,是直接护婴的神仙。其挟之“弹”,与“诞”字谐音,寓有诞生之意,因而张仙又同时兼有送子的神性。尽管他是男性神仙,但民间百姓对他的崇拜也很热烈。福建古代不少地方建有张仙庙、张仙祠,或者在其他寺庙中兼祀张仙,至于民间陶瓷塑品、年画、剪纸、刺绣、木刻中的张仙形象也很多见。这些现象反映了民众对张仙的崇拜亦较普遍。

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仰在闽中、闽东以及浙江部分地区十分流行,陈靖姑女神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护婴送子及保胎之神而受到民间百姓的崇祀。在古田县临水乡,建有临水宫祖庙,其中的百花桥三十六宫婆,亦是陈靖姑麾下的侍神,专司配送人间子嗣、护产救难而同样受到民众的崇祀。《五杂俎》卷15载:“罗源、长乐皆有临水夫人庙……至于妇女祈嗣保胎及子长成,祈赛以百数。”清咸丰《榕城岁时记》载:“按媒神俗谓之娘奶,如临水夫人之属。……吾闽大家妇女以中秋夜往娘奶庙炷香祈嗣。”民国七年(1918年)《长乐县志》卷18亦云:“种芝宫,在太平桥上,乾隆十六年创,道光七年、咸丰间先后重修,中祀临水夫人,旁祀痘疹二神。”近代前后长乐等地有请花习俗,即农历四月十五日之后,由一社人马抬着临水夫人的香船到闽东福安、罗源等地,让人们行香请花,祈求子女以及谢礼。至五月初三返回长乐,初四在本地各村巡香,凡新婚之家或添丁之家,均以素席接待社人,并赠以大米或红包。这些香船入门后,敲锣的就要领唱《请奶歌》:

一请娘奶上喜堂,花开富贵幸福长;

新婚之家添丁甲,抱子抱孙乐洋洋。

二请娘奶下马来,喜入家门春花开;

红花白花让人请,请花请奶入心怀。

三请娘奶赐麟儿,添丁发甲笑微微;

福禄寿喜满门有,一盅喜酒听喜诗。

这里的娘奶即临水夫人陈靖姑,这首《请奶歌》是近代前后福建民间崇祀陈靖姑女神以求嗣的最生动的民间歌谣之一。明清近代以来,陈靖姑信仰还流传到闽南甚至海外各地。在惠安县各地,至今还建有或配祀有几十座(尊)陈靖姑神庙或神像,其中尤以崇武为最多,达七处。在惠安民间,民众对陈靖姑的信仰主要有怀胎孕育和诞生养育两方面的祈求活动。怀胎孕育阶段的祈求活动有请花等形式。“花”是指注胎娘娘为人间传送婴儿的象征物,一花一婴,白为男,红为女。新婚妇或不育妇要在神像前供以清泉,拈香跪祷,掷挂后取花,并将纸花安置于家中。一旦如愿,还要还愿。此外,当地元宵节或神诞日还流行姑妈散灯等习俗。姑妈散灯意即姑妈散丁,惠北地区在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九日各乡均举办规模盛大的游灯晚会,以朝拜女神。此时各家都踊跃扎灯出灯,参加游行。当地求孕的妇女非常希望能捡到神驾游行中不断抖动而从仙姑妈头冠上掉下的簪花,据说若求孕妇捡到此花,则最有希望怀孕得子。诞生养育的祈拜活动有祈求保胎护产、敬皇母和敬床母等。

闽西民间广泛信仰定光古佛。每年正月初六,各地民众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定光佛诞辰的祭奠。翌日,定光寺僧以长竹竿两条,上悬挂数十块书写伏虎佛号的小牌。这时,三五成群的久婚不育者蜂拥而上,用长钩钩之,木牌一坠地,则纷纷抢夺,并用鼓乐迎请回家供奉。当地民间俗信得到木牌者会喜生贵子,此俗称为“抢佛子”。

除了以上诸神灵之外,旧时一些地方的民间百姓有时还向土地公、妈祖婆、天公、保生大帝等诸路神仙求嗣。明清近代前后,这种现象仍有存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