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陆异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朱陆异同

分类:【传统文化】

南宋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在学术思想上的异同。朱、陆同以孔孟儒学为正统,同以纲常名教为“天理”,同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宗旨,但在理学若干问题或概念的理解上则不尽相同。朱熹认为“理在气先”,“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此相联系,为学主张先“道问学”,“即物穷理”,通过向外的“格物”去启发天赋的“在心之理”。并强调“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以圣贤著作为“理”的完备体现,十分注重读经注经。陆九渊认为“心”是宇宙的本体,“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故为学主张先“尊德性”,“发明本心”,通过向内的即心自求来觉悟天赋的“在心之理”。并主张“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六经皆我注脚”,降低儒学经典的地位。在本体论上,两派对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说,进行反复辩论。朱熹认为“无极而太极”即“无形而有理”;如“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不足为万化根本”。陆九渊则认为“无极”一词出自老子,《太极图说》也未必是周敦颐所作。并认为朱熹在“太极”之上还摆上个“无极”,完全是叠床架屋。在人性论问题上,朱熹认为人具有道心和人心,主张道心必须永远支配人心。陆九渊则从“心即理”出发,反对区分道心和人心。以后,他们的门生弟子也分朱、陆两派。他们的争论,属理学内部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不同派别的争论。通过争论,两派思想互相渗透,互相吸收,自鹅湖之会后,两派渐趋和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