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美术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源远流长,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钻孔,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几何纹饰进展到动植物纹样,其中以仰韵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最为丰富生动。除彩陶之外,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人像、动物陶塑也同时出现。夏、商、周和春秋时代,以富有想象力和装饰性的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美术成就的标志。战国、秦汉,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为代表,雕塑艺术成就卓著。绘画品类繁多,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异彩纷呈。篆隶形成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勃兴,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相继开凿,大量的壁画和泥塑,在描绘宗教内容的同时,反映着现实的生活; 除民间画工外,士林画家大量涌现。东晋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 (现存摹本)是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该画用笔如春蚕吐丝,紧劲连绵,形神兼备,格调古逸,内容是宣传封建女性的德行修养。中国传统人物画注重 “成教化,助人伦” 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一斑。隋唐则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艺,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 尤以绘画、雕塑成就辉煌。就绘画而言,唐代周肪、张萱的仕女画标志人物画的进一步完善。隋代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则表明山水画已摆脱了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属地位而独立成科。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也说明花鸟画已开始兴起。隋唐雕塑最引人注目的当推陵墓雕刻。昭陵石刻中那组以描绘李世民生前所骑六匹战马的浮雕像 (习称 “昭陵六骏”),雕工精细,形体准确,造型生动,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五代、两宋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期。随着画院的设立,宫廷绘画呈现兴旺活跃的景象,文人画也已形成独特体系。人物画已挣脱世俗羁绊,趋向反映世俗生活。如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式构图,生动地描绘汴京 (今开封) 的繁华景象,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这一时期山水画最为兴盛,五代时生活在中原的荆浩、关仝,活动于江南的董源、巨然,分别以不同的笔墨技法描绘不同地域的山川景象,画风各异,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北宋李成的寒林平远,茫宽的崇山峻岭,许道宁的林木野水,郭熙的巨嶂高壁,惠崇、赵令穰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墨戏,南宋李唐、马远、夏圭注重剪裁而富有诗意的山水作品,反映了山水画的不断变革和发展。花鸟画也有着长足的进步。五代时徐熙的汀花野竹,黄筌的奇花异鸟分别具有野逸和富贵两种不同的风格。北宋赵昌的折枝花卉,易元吉的猿猴,崔白的败荷凫雁,和以赵佶为代表的院体花鸟画,都具有高度成就。南宋梁楷、法常的花鸟画已开水墨写意之先河。元代末逾百年,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文人画多取材山水、花鸟,借以抒发“性灵” 和个人抱负。画家标举士气,崇尚品藻,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重视诗、书修养。赵孟頫和 “元四家”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是元代文人画的代表画家。道教艺术在元代颇为活跃,《永乐宫壁画》 是此类绘画的代表作。明、清两代,百艺续有发展。明代绘画风格迭变,画派繁兴。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 “浙派” (代表画家为戴进和吴伟)和发展文人画传统的 “吴派” (代表画家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是明代画坛的两大主要派别。前者追求工整纤巧,后者崇尚潇洒清逸。而以后者影响最著。此外,陈淳、徐谓的大写意花鸟,创泼辣豪纵一格,给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新的活力。陈洪绶和崔子忠是明末有名的人物画家,号称 “南陈北崔”。前者作品,形象夸张甚至变形,格调高古,对版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清代文人画风靡并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倾向。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的 “四王”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画派 (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 “四王吴恽” 或 “清初六家”) 以摹古为宗旨,受到宫廷的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活动于江南的一批明代遗民和文人画家,寄情山水花草,借画抒怀咏志,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 “四画僧” (石涛、朱耷、石谿、渐江)、“金陵八家” 和 “扬州八怪” 为代表。晚清,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衰亡,文人画和宫廷画均告势微,而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广州,遂成为新的绘画要地,出现了海派和岭南画派,逐渐形成了中西结合的新画风,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清代民间美术的兴隆值得称道。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民间美术品种在清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制作地区遍及大江南北的一些城镇乡村,并形成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县杨家埠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画。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传统的中国美术又随着时代的骤变而发展。 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源远流长,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钻孔,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几何纹饰进展到动植物纹样,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最为丰富生动。除彩陶之外,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人像、动物陶塑也同时出现。夏、商、周和春秋时代,以富有想象力和装饰性的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美术成就的标志。战国、秦汉,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为代表,雕塑艺术成就卓著。绘画品类繁多,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异彩纷呈。篆隶形成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勃兴,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相继开凿,大量的壁画和泥塑,在描绘宗教内容的同时,反映着现实的生活; 除民间画工外,士林画家大量涌现。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现存摹本)是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该画用笔如春蚕吐丝,紧劲连绵,形神兼备,格调古逸,内容是宣传封建女性的德行修养。中国传统人物画注重“成教化,助人伦” 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一斑。隋唐则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艺,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尤以绘画、雕塑成就辉煌。就绘画而言,唐代周昉、张萱的仕女画标志人物画的进一步完善。隋代展于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则表明山水画已摆脱了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属地位而独立成科。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也说明花鸟画已开始兴起。隋唐雕塑最引人注目的当推陵墓雕刻。昭陵石刻中那组以描绘李世民生前所骑六匹战马的浮雕像(习称“昭陵六骏”),雕工精细,形体准确,造型生动,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五代、两宋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期。随着画院的设立,宫廷绘画呈现兴旺活跃的景象,文人画也已形成独特体系。人物画已挣脱世俗羁绊,趋向反映世俗生活。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式构图,生动地描绘汴京 (今开封) 的繁华景象,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这一时期山水画最为兴盛,五代时生活在中原的荆浩、关仝,活动于江南的董源、巨然,分别以不同的笔墨技法描绘不同地域的山川景象,画风各异,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北宋李成的寒林平远,茫宽的崇山峻岭,许道宁的林木野水,郭熙的巨嶂高壁,惠崇、赵令穰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墨戏,南宋李唐、马远、夏圭注重剪裁而富有诗意的山水作品,反映了山水画的不断变革和发展。花鸟画也有着长足的进步。五代时徐熙的汀花野竹,黄筌的奇花异鸟分别具有野逸和富贵两种不同的风格。北宋赵昌的折枝花卉,易元吉的猿猴,崔白的败荷凫雁,和以赵佶为代表的院体花鸟画,都具有高度成就。南宋梁楷、法常的花鸟画已开水墨写意之先河。元代末逾百年,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文人画多取材山水、花鸟,借以抒发 “性灵” 和个人抱负。画家标举士气,崇尚品藻,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重视诗、书修养。赵孟頫和 “元四家”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是元代文人画的代表画家。道教艺术在元代颇为活跃,《永乐宫壁画》是此类绘画的代表作。明、清两代,百艺续有发展。明代绘画风格迭变,画派繁兴。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 “浙派” (代表画家为戴进和吴伟) 和发展文人画传统的 “吴派” (代表画家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是明代画坛的两大主要派别。前者追求工整纤巧,后者崇尚潇洒清逸。而以后者影响最著。此外,陈淳、徐渭的大写意花鸟,创泼辣豪纵一格,给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新的活力。陈洪绶和崔子忠是明末有名的人物画家,号称“南陈北崔”。前者作品,形象夸张甚至变形,格调高古,对版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清代文人画风靡并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倾向。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的“四王”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画派(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 以摹古为宗旨,受到宫廷的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活动于江南的一批明代遗民和文人画家,寄情山水花草,借画抒怀咏志,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 “四画僧” (石涛、朱耷、弘仁、髡残)、“金陵八家” 和 “扬州八怪”为代表。晚清,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衰亡,文人画和宫廷画均告势微,而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广州,遂成为新的绘画要地,出现了海派和岭南画派,逐渐形成了中西结合的新画风,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清代民间美术的兴隆值得称道。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民间美术品种在清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制作地区遍及大江南北的一些城镇乡村,并形成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县杨家埠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画。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传统的中国美术又随着时代的骤变而发展。 《中国美术史》王朝闻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共12卷,500万字,6000幅图版。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编写,历时17年,于2000年底由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审美关系为主线,将中国美术史看成是由历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发展史。全书内容从原始卷开始、按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等朝代分卷,以论带史、史论结合。 ![]() 主要责任者: 张同标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河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地: 郑州 页码: 1-443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J120.9 装帧: 简 语种:中 定价:45.00 出版时间:2011-08 丛书多卷书否: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11条词条。 被引频次:18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