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华分类:【文化精萃】 唐散文家。字遐叔,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少时旷达,举止坦荡,而心性谨重,重然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词科。天宝十一年(752),迁监察御史。出巡,见杨国忠亲属横行,遂弹劾之,因而得罪权贵,改任右补阙。安史乱起,玄宗入蜀,华欲携母以逃,不及,为叛军所得,任伪职。安史乱平,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遂屏居江南。后为李岘召入幕府,擢为检校吏部员外郎。因病去职,客隐山阳。晚年笃信佛教,不甚著书。华擅长散文创作,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倡导古文而反对骈体,主张文章应以儒家思想为依归,“宗经载道”,“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本乎作者,六经之志也;系乎时者,乐文武而哀幽厉也”。(《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为中唐韩柳古文运动之先驱。散文创作实践这一文学主张。《吊古战场文》是其代表作,该文饱含忧国忧民的感伤情调,表现了鲜明的厌战情绪和深切怜悯士兵的情感。为历代选家所推重。所撰《鲁山令元德秀墓碑》,为颜真卿书写,李阳冰篆额,后人争摹写之,号为“四绝碑”。又能诗,其《春行即兴》以写景见长,《咏史》十一首讽托颇深。《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华前集》十卷,《中集》二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传在《旧唐书?文苑传》下、《新唐书?文艺传》下。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