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嗣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嗣源分类:【文化精萃】 五代后唐皇帝,公元926―933年在位。名李嗣源。本是李克用养子,出身沙佗平民,无姓氏,名邈佶烈,后改为嗣源。长于骑射,屡立战功,李克用称其所率骑五百号曰“横蓄都”,激战中曾身中四矢,仍“出入奋击”,因绰号“李横蓄”。庄宗时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天成元年(926)指挥使赵在礼据魏州作乱,唐庄宗派李嗣源前往讨伐,其所率亲军哗变,拥李嗣源为主。河北各镇亦纷纷归附李嗣源,军势大盛。同年四月,唐庄宗被杀,李嗣源进洛阳,先为监国,待李克用、李存勖子孙被杀后,正式即皇帝位。在位七年,是五代皇帝中时间最长的一个。史书称他“力行王化,政皆中道”。他改革了一些弊政。庄宗刚死,他即令诸镇杀监军宦官,又以“敲剥百姓,令军民穷困”之罪斩孔谦,并大量削减后宫人员,只留宫女一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乐队)一百人,鹰坊(养鹰供畋猎用)二十人,御厨五十人。因出身平民,对百姓苦难有所了解,做皇帝后,亦常注意年之丰欠、民之疾苦。有地震,即派使臣往彼抚慰,察问疾苦。长兴二年(931)下令开铁禁,允许百姓自铸农具及各种杂铁器,每亩于夏秋纳农具税一文五分。李嗣源在位期间,减免科敛,年屡丰登,战事稀少,百姓稍喘息。但李嗣源不能知人也不善用人,“上下相徇,毁誉乱真”,君臣疑忌,于天成二年(927)和长兴二年(931)先后杀死任圜和安重海两个重臣。晚年已不能控制局势。病危时,子李从容怕自己不得立为帝,急领兵攻宫门,禁军出击杀之,李嗣源亦悲骇而亡。新旧《五代史》有纪。 五代后唐皇帝。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原名邈佶烈,为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所收养,遂更名李嗣源。因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四年(926)奉庄宗李存?之命前往魏州(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镇压兵变,兵至魏州,反与变兵联合南下,适值庄宗为部下所杀,遂入洛阳,自任监国,旋称帝,改名?。在位凡八年。谥号明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