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峤分类:【文化精萃】 唐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武后时,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景龙中,官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玄宗时,坐事贬为庐州别驾而卒。李峤富于才思,与同乡苏味道齐名,时号“苏李”,与崔融、杜审言又称“文章四友”,晚年被尊为“文章宿老”,一时为学者崇尚。其诗多宴游、应制、咏物之作。词采浓丽,内容贫乏,格调不高。咏物之作大多自日、月、星、风,以至熊、鹿、羊、兔约一百余事,皆一事一题,出之以五律,轻巧婉媚,而意思平庸敷衍。规模宏大的《杂咏诗》、《姜斋诗话》称其“剪裁整齐而生意索然”。世人吟诵的好诗当推七言歌行《汾阳行》,咏汉武祀汾阳后土,并歌《秋风辞》一事,抒发盛衰兴亡之感。《中秋月二首》、《侍宴桃花应制》、《风》等五、七言小诗较有新意或巧思。《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已散佚。曾著《评诗格》,为论述近体诗形式美学的著作,今佚。《全唐诗》收录其诗二百余首,共五卷。在“四友”中存诗最多。明人辑有《李峤集》。生平详见《全唐诗》小传及《唐才子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