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延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延年分类:【文化精萃】 西汉音乐家。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乐师出身能歌善舞,又善于创造新声。父母兄弟皆为乐师。因犯法,受腐刑,被派到狗监做事。后其妹得宠于武帝,号李夫人。生昌邑王,他也因此贵幸。武帝初设乐府时,任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信。武帝热耽于祠祀和巡游,命司马相如等作诗赋,他乃承意依新作的诗赋按八音曲调谱成歌曲。曾为“汉郊祀歌”十九章配乐。又曾作新声二十八曲,如《黄鹄行》、《陇头吟》、《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杨》、《望人行》等。系当时远征军所唱之歌,称马上横吹之曲,仿张骞自西域传入的《摩阿兜勒》而作。后李夫人死,武帝下令诛灭李氏宗族,他亦被杀害。 汉代宫廷艺术家。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出身于民间歌舞世家,知音律,善作曲,擅长歌舞。汉武帝初年因犯法受宫刑,入宫为太监,职掌养狗驯狗等事。后其妹因“妙丽善舞”(《汉书?外戚传》)而得汉武帝宠幸,号为李夫人,并生子昌邑王刘箜,李氏家族从此显贵。其兄李广利擢为贰师将军,因军功封侯。李延年也因其杰出的音乐才能,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担任了乐府的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此职品秩较高,却不见载于《汉书?百官公卿表》,有汉一代,也未有他人复任此职,可能是汉武帝专为李延年所设。当时他颇受汉武帝赏识,时与过从。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元鼎五年、六年(前112―111),大规模祭祀天地,曾命司马相如等文人创作了十九首郊祀歌词,其乐曲就是由李延年谱写。张骞开辟西域交通后,曾传回西域胡曲《摩诃兜勒》二曲,李延年则依据其曲调风格,新创作了28首乐曲,曲调奇妙,与中原汉族乐曲的风格大为迥异,被称为“新声二十八解”,作为仪仗使用的军乐。这些乐曲东汉时仍沿袭流行。魏晋以后传存不全,西晋尚能奏知的还有《黄鹄》、《陇头》、《入关》、《出关》、《入塞》、《折杨柳》等十曲。这些都显示了李延年卓越的音乐才能。此外,汉武帝时,是汉代乐府的鼎盛时期,无论在搜集整理各地的民间乐歌,还是为宫廷朝会、军礼、饮宴、祭祀创制乐曲,组织排演各种音乐游艺活动,都体现了汉代音乐的高度发展。李延年对此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自从李夫人死后,又因其弟李季奸乱后宫、骄恣不法而被牵累,李延年一度曾收监处罚。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其兄李广利率兵北击匈奴,结果兵败投降,李氏家族受牵连而被全部处死,李延年此时也未能幸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