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林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林甫分类:【文化精萃】 唐权臣。宗室,小字哥奴。善权术。工书能画。因厚结玄宗宠妃惠妃、武三思女及宦官高力士等,故深得帝意,屡被擢升。开元二十三年(735)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旋封晋国公。为人阴柔狡猾,屡屡迎合玄宗意图,鼓动享乐奢侈,以蔽塞其耳目,争宠固权。待人表面和善,而背地陷害,排斥异己,被称为“口蜜腹剑”者。在任十九年,政事日益败坏。为杜绝节度使入相,建议边将多由少数民族将领承当,重用蕃将,使安禄山等权力日益扩大,死后不久即发生安史之乱。 古代鬼话。叙述林甫应方士之言召善射者以避鬼祸的故事,唐李林甫为相既久,天下颇怨望,恐有鬼灾,乃请方士禳之。方士云,只可避朝夕之祸也。林甫依其言觅一善射之士。一日,林甫会宴,度曲未终而中绝,射者疑之,执弓矢,入以伺之。忽见垣之南有一物堕而下,又一人逾来。射者一发中之。因至林甫会宴之地,但见人人如木偶状。于是看垣南堕下之物,乃一包袱,中有李府上下之名氏,于是以名呼,一一而应,逐宴饮如初。见《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五引《广异记》。 唐朝宗室。小字哥奴。其曾祖长平王叔良为高祖堂弟,祖孝斌,父思诲。李林甫工书、善画、知音律,狡黠有权术。得宦官之助,与武惠妃、武三思女友善,深得唐玄宗赏识。开元二十三年 (735),以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旋为中书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封晋国公。在职十九年,表面温和,内心残忍,人称“口密腹剑”。为堵出将入相之源,重用不识字的蕃人为将。安禄山等人逐渐掌握了边疆重兵。天宝十一年 (752) 十月,带病随玄宗巡幸华清宫,病剧增,不久病死。李林甫晚年溺于声伎,姬侍盈房。又自以为结怨多,常忧刺客窃发,防范严密,一夕数迁,家人也不知他住于何处。有子二十五人,有女二十五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