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李焘

分类:【传统文化】

南宋史学家。字仁甫,一字子贞,号巽(xùn迅)岩。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八年(1138)进士。历任地方官多年,累官礼部侍郎,敷文阁学士兼侍讲,同修国史。博极群书,尤悉当代典故。仿司马氏《资治通鉴》,以编年体记北宋事。历40年,成《续资治通鉴长编》。记事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迄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为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丰富、宝贵资料。另著有《易学》、《春秋学》、《历代宰相年表》、《唐宰相年表》、《五代将帅年表》等20余种。

南宋史学家。字仁甫,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唐宗室之后。年二十一,追念靖康变故,著《反正议》十四篇,言救时大务。绍兴八年(1138),擢进士第,调华阳簿,再调雅州推官。后知双流、荣州(均属四川境)。平生以史自任,博读群书,尤悉力专研本朝典故,仿司马光《资治通鉴》,断北宋一代史事,立志为之续编。乾道三年(1167),除兵部员外郎兼礼部郎中。四年,上所撰自北宋建隆至治平《长编》一百八卷。五年,迁秘书少监兼权起居舍人,寻又兼实录院检讨官。后除直显谟阁、湖北转运副使,再直宝文阁,帅潼川兼知泸州进秘阁修撰、权同修国史、权实录院同修撰,迁权礼部侍郎。再出知常德府(今属湖南)、遂宁府(今属四川)等。淳熙七年(1180),所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书成,凡九百七十八卷,奏上,诏藏秘阁,进敷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十一年,乞致仕,除敷文阁学士致仕。寻卒。赠光禄大夫,谥“文简”。其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用力四十余年,取材广博,考订精核,述北宋九朝史事,宁繁不失大略,对保存北宋一代史事甚详,是为今日治宋史之要籍。另著有《易学》、《春秋学》、《续皇朝公卿百官表》、《天禧以来御史年表》、《天禧以来谏官年表》等。《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南宋史学家。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兴进士,任四川地方官达20余年。乾道三年(1167)以后,历知州府,数任史职,官至敷文阁学士、兼侍讲、同修国史。卒谥文简。长于吏治,抑制豪强,宽减科敛,政绩显著。为人性刚大,特立独行,恶秦桧擅权误国,不肯屈就。每正色以论国是,不隐不讳,时人谓之“如霜松雪柏”。笃志学问,博极群书,不耻下问,以史自任。凡经传、历代史书,以至朝章国典,皆究极本末,参考异同,归于至当。故精通史学,尤以熟悉宋朝典故著称。有感于本朝历史纷错难据,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之例,采北宋九朝事迹,起建隆,迄靖康,成《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书凡980卷,又有《举要》68卷、《总目》5卷、《修换事目》10卷,前后用力近40年。其书取材广博,叙事详备,考订精核,且多直书求实,叶适誉其为“最信而核”的北宋史书,系宋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基本史料。为纂修《长编》,又创资料编年分类法:“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屉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其不失为积累和利用资料的好方法,颇为后人所重。李焘毕生勤奋,著述宏富,约50种,2,000多卷,内容涉及史学、文学、音韵学、方志学、经学等。今存除《长编》外,尚有《六朝通鉴博议》10卷,《说文解字五音韵谱》10卷(今存辑佚本1卷),另有各类文章及诗作散见于他书中。近人傅增湘编辑的《宋代蜀文辑存》,收录其分散的文章80篇,可资检阅。《两宋名贤小集》收其《李文简诗集》1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