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查穆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查穆舞分类:【文化精萃】 喇嘛教宗教活动,民间称跳鬼,历史上曾流行于蒙古民族居住区和信仰喇嘛教的其他地区。祭祀、求雨、祈丰收、祝寿时跳,在寺庙门前的广场上举行。届时广场东西两侧设席,活佛与高位喇嘛坐东侧,地方官员坐西侧,一般信徒与观众拥挤在南侧。舞者都戴巨大面具。面具有天王、金刚、狮子、鹰等30来种,其中重要的是鹿头、牛头、骷髅头面具等几种。舞者手中拿法铃、金刚杵等器具。伴奏乐器有鼓、钹、铙、法号等。“查穆”为宣扬喇嘛教教义而编排。如有一场“查穆”舞,最先出场的是头戴鸡冠帽、身披袈裟的两个穷喇嘛,手持鼓和铃,稳健潇洒地绕场一周,走到南面的板凳旁,面向北端庄而坐。不久两个头戴鹿面具的舞者跳跃出场,按钹和铙的敲击声作惊惶逃窜状,一边奔腾,一边回头望追赶之敌,最后逃到正襟危坐的喇嘛前,听到喇嘛的鼓声和经声,安详地卧倒在喇嘛左侧。随后又有两只凶恶的“猎狗”上场,作追赶鹿的动作,一边狂吠,一边奔跑,直至喇嘛前,闻经声后,驯良地卧在喇嘛右侧。之后,化妆成一对猎人、风神、天神与厉鬼的舞者依此上场舞蹈。他们先后被佛经感化,不再耀武扬威企图损害喇嘛,而是心悦诚服地听从教诲。这时两只鹿起来跳舞,表示对佛经和喇嘛的歌颂和感激。接着猎犬、猎人、风神、天神及厉鬼也尽情舞蹈,把自己的技艺献给喇嘛教和佛经,气氛热烈至高潮。两个喇嘛起立,鹿、猎狗、猎人、风神、天神及厉鬼依此排列在喇嘛身后。喇嘛摇铃、念经,带队伍绕场三周,然后进入寺院山门。有些寺庙的“查穆”舞有32个喇嘛同时出场,分别戴上天王、菩萨、护法神、牛头、马面等各种面具,在法号与鼓的伴奏下群舞。这些查穆舞往往以喇嘛教的传说故事为依据。“查穆”舞的服装与面具形态奇异,色彩图案鲜明,是有特色的工艺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