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桂北土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桂北土语分类:【地域文化】 壮语北部方言中的土语之一。分布在广西北部的河池、东兰、巴马、天峨、南丹、罗城、环江、融安、融水、永福、三江、龙胜等县。本土语腭化、唇化声母多,除与柳江土语共同的以外(参见“柳江土语”条),还多了bw、pw、mw等唇化声母,如河池话:bwan 3 (油罐子)、pwan 3 (本子)、mwat 8 (蚂蚁)、mwa:t 8 (蛀虫)。没有j、w声母,也没有送气的清音声母。多数地方没有r声类,单数调并入j,双数调并入l。如au 1 (枫树)、au 3 (暖)、oi 1 (梳)、at 7 (菌子)等,东兰话读jau 1 、jau 3 、joi 1 、jat 7 。a:n 2 (家)、am 4 (水)、um 2 (风)、e:p 8 (谷壳)等读la:n 2 、lam 4 、lum 2 、le:p 8 。没有ei、ou韵母,ei并入i,ou并入u。如pi 2 (肥)、pei 2 (扇子),fi 2 (醉)、fei 2 (火),本土语都读i韵母。kou 1 (我)、mou 1 (猪)读作ku、mu。以长高元音作主要元音的韵母一般都带过渡音,如sun 1 (园子)、in(千)、dn 1 (月)、din 1 (月,罗城话)。有六个舒声调,两个促声调,没有调类分化、转化或合并的现象。整个土语的内部一致性较大。 壮语北部方言之一。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龙胜、三江、永福、融安、融水、罗城、环江、河池、南丹、天峨、东兰、巴马等县。有较多的腭化、唇化声母,除了pj、 mj、kj、 kv、 v外,还有bj、dj、tj、cj、nj、lj、sj、 rj、pv、bv、mv、tv、dv、cv、nv、lv、sv、rv等;pv、bv、mv等唇化声母只出现在a前,字数很少,如河池的pvan3(本)、bvan3(油罐)、mva6 (磨)等;多数地方没有r声类,奇数调并入j,偶数调并入s、d或1等,如东兰的jau1(枫树)、jat7(菌子)、la:n2 (屋屋)、lep8(谷壳)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