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桂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桂林分类:【文化精萃】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桂江上游的漓江西岸。古为百越之地,秦置桂林郡,并在此北凿灵渠以通漓、湘。汉置始安县,属零陵郡。三国吴分零陵郡于始安县置始安郡,南朝梁改置桂州,唐改始安县为临桂县,仍为桂州治所,嗣后历为宋静江府、元静江路、明清桂林府治所。1940年析临桂县置桂林市。历史上是广西政治、文化的中心。桂林漓江流域处在岩溶地形带上,水流溶蚀、侵蚀作用强烈,岩溶地貌发育,形成鬼斧神工,千姿百态的奇山异水,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著名的风景胜地有:七星岩、独秀峰、叠彩山、芒笛岩、月牙山、象鼻山、?波山等。桂林的奇山异洞中还多古代名人摩崖石刻,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尤以月牙山石刻为最,有“桂海碑林”之称。 地处广西东北部。桂林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距今30000年前后,这里已有人类生存,在宝积岩和甑皮岩均有古人类文化遗址。后多为历代州治、路治、省治所在地,为广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里不仅有秀甲天下的山水奇景和自然风光,还有历代诗人文士留下的大量石刻、碑刻,以及出土的陶器、铜器等。近代桂林几度为广西省会,康有为曾到此讲学,鼓吹维新。孙中山先生曾在此筹划北伐事宜。抗战期间,这里是大后方,许多进步文化人士云集,如郭沫若、茅盾、巴金、田汉等。当时这里出版的报纸杂志近200种,书店、出版社160多家。1944年还在这里举行“西南戏剧展览”,盛况空前。及至建国后,桂林更是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名城。市内有“桂海碑林陈列馆”、桂林博物馆和广西师范大学等文化设施。 ①郡名。秦始皇统一岭南(今广东广西)后,设郡治于布山县(今桂平县境),辖今广西东部的柳州、桂林、梧州等专区各县。②县名。汉武帝灭“南越国”(今两广一带),于今象州县境设治所。隋初在始安郡(今广西临桂)置县。③府名。明清设府治于临桂县,先后为广西布政使和行省治所, 自此逐渐成为广西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④专区名。民国时辖广西东北部十一县。居民有汉、壮、苗、侗、瑶、回等民族。⑤市名,民国时设置,曾为广西首府。以山水甲天下闻名于世,为中外旅游胜地。 ①古郡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所置,治所在布山县(今广西贵港市),是广西设置郡县之始。因秦时广西的大部地区属桂林郡所辖,故桂林郡之“桂”字后来演变成广西的代称。②古县名。汉武帝平南越后在今广西象州县境置。③府名。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下辖临桂、兴安、灵川、阳朔、永福、灌阳、义宁、永宁、全州等州县,府治在今桂林市。 壮族地区古地名。①古郡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南并百越后,在岭南置南海、桂林、象3郡。桂林郡领有布山等县,治所在布山县(今广西贵港市)。辖地大部分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西汉改为“郁林郡”。三国复置桂林郡,晋及南北朝因之,领武安等县,治所在武安县(今广西象州县),后移潭中县(今柳州市),再移中留县(今广西武宣)。从三国至晋,属广州;南朝梁、陈改属桂州。②古县名,汉置。三国至南朝宋、齐因之。隋复置。汉属郁林郡,三国属桂林郡,晋及南朝属晋兴郡,隋属始安郡。治所在今象州县。民国又置桂林县,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③古道名。明置。属广西布政司,领桂林、平乐二府。民国复置,领桂林、平乐二区共19县,治所在今桂林市。④古府名。明置,领宝州、永宁2州及临桂等6县。清因之。治所即今桂林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