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桓仁县抽水洞战国秦汉遗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桓仁县抽水洞战国秦汉遗址

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桓仁县四道河子乡抽水洞,地处桓仁通往本溪的县级公路旁边。由于公路扩建,破土动工时发现280枚战国刀币及铁、串珠、铜镞、石器等,故对此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共分南北两区,两区相距50米。北区发现房址一处。房址为近圆形,东西相距3.3米,南北相距3.2米,西壁利用山壁为墙,东壁及北壁墙已不存,地面为黄褐土铺垫,经过踩踏较为坚硬。灶在房址的近南部,附近有红烧土面。在房址偏西部位及北壁、西壁旁有柱洞,柱洞为圆形,径10厘米,深15厘米。门开在南部,但已破坏,门口有碎石铺垫。在房址中发现有夹砂红褐陶绳纹加弦纹陶片、桥状耳、口沿、底、刀币、陶纺轮、铜镞等。北区还发现灰坑5座。其中H

1

在遗址的东北部,略呈圆形,挖在白沙土之上,斜壁平底,直径近2米,深0.5米,底径近0.7米。底部有一排石头块。灰坑内出有灰陶绳纹陶片、铜镞、铁削、明刀钱、一货钱、网坠、器耳及羊首陶塑等。H

3

为长方形,长1.7米,宽0.9米,深0.6米。出有刀币、一货钱、铁残块及大块的夹砂红褐陶绳纹加弦纹陶片等。南区在山坡上,此处地层较薄坡度较陡。发现房址一座。房址为略圆形,东西长2.4米,北部已塌损。南部开在山坡上并砌有石块为墙。在南壁附近发现柱洞,柱洞内尚存有杉木,西部、北部亦各发现一柱洞,柱洞为圆形,径10厘米,深15厘米,灶在近南壁有垒砌的石块及红烧土,在灶内发现人的头骨及手掌骨。房址中出铜镞、三翼铜镞、铁铤铜镞、刀币、布币、一货钱、秦半两钱、铁、骨簪、夹砂红褐陶片、绳纹加弦纹及灰质泥陶绳纹陶片等。遗址中出土的夹砂红褐陶绳纹加弦纹陶片及明刀币、布币、秦半两等,为说明中原文化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等提供了资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