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桥分类:【传统文化】 在水上或空中横架设的交通建筑物。古代以木架于水上称为“梁”,故桥与梁后来联称为“桥梁”。桥梁始于何时,很难界定。《诗经?大雅?大明》中称周文王“迎亲于渭,造舟为梁(即浮桥)”,是已知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史记?秦本纪》也有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首次在黄河上架设大浮桥的记载。而作为桥梁的形象记载,则主要见之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壁画。如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上刻的石梁桥,四川成都青杠坡汉墓画像上刻勒的半座桥梁,等等。按照造型、结构和用料等,桥梁大体可分为梁桥、拱桥和索桥三大系列。我国古代,梁桥中以西安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最有名。其中安平桥用花岗岩砌成,长2.5公里,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拱桥中最早的是公元282年建于河南洛阳东石的“旅人桥”,而保留至今、科学价值最高的古拱桥,是建于隋开皇大业年间(590―608)的河北省赵县安济桥(亦称“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则是两座最著名的联拱长石桥。索桥,又称“吊桥”,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谷深流急的江河上,用藤索、竹索、铁索等建成。分独索、多索两种。独索因用以溜渡,故又称“溜索桥”;多索桥上铺木板,边有悬索作扶手。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川灌县的珠浦桥和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另外还有桥上建以楼、亭的楼桥、亭桥,以舟船搭成的浮桥等。 桥是连接两个分离的东西的,因此,死人必须通过窄桥,才能从人间进入下界,有罪的人不能到达彼岸,只会堕入充满了血和脓的臭水之中。据传说,唐代的玄奘从中国出发,到印度去朝拜取经,以超度亡灵,使皇帝不为他所杀的那些人的鬼魂困扰。在途中他和他的同伴必须通过一座独木桥,他们都掉了下去,“失去了他们的肉体”,于是成了神仙。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常被描绘: 张飞将军骑在马上,与他的敌人战于一座桥上,这座桥就叫做“长板坡”。 长安附近的渭水,有一座纪念性质的蓝桥,在这里,送别那些出发去遥远省份赴任的人们。这座桥在它自己的女神“蓝桥神”的保护之下,这位女神不是别人,正是月亮女神。 从前有个故事,年青的尾生在蓝桥下等待会他的情人,但渭水越涨越高,结果把他淹死了。这个讴歌极端忠诚的故事在台湾非常流行。故事中所讲的两个人在当地特别受敬慕。该传说的另外异文说,裴杭与他的情人玉英,在一个闹鬼的山洞附近桥上相会,双双成仙。 还有的桥神,不允许恶鬼带它们的疾病与不洁通过。在中国许多地方,人们在正月十六特地连续过三座桥,以此来避开瘟神。有个中国最流行的传说,讲述一对年青的爱人(牛郎和织女),他们相互十分爱恋,但由于天河(银河系)的分隔,不能生活在一起。每年只有一天(七月初七,有的地方说是七月初六)相会。每到这一天,喜鹊就架起一座桥,帮助牛郎去见他的心上人――织女。在中国、朝鲜和日本的传说中,还有海洋动物架设桥梁,帮助一位英雄去营救妻子的情节。 画一个男人,急忙通过两座高山间一条小溪上的桥,含有色情的意思。 花园里的桥。 又称桥梁,是架设在水上或者峡谷沟壑之上以便通行的建筑物。桥梁由于建筑材料不同而区分为木、石、竹、藤桥。从结构上又可分为梁桥、拱桥、索桥三种基本体系。中国是一个多桥的国家,在众多的古桥中早已存在上述三种形式。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几千年来桥梁不仅数量惊人,而且造桥技术异常卓越。唐宋时期,更为古桥发展的全盛年代。桥梁建筑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艺术上都走在世界前头。这些古桥梁,方便交通,点缀河山,其中最著名的如赵县安济桥,北京芦沟桥,泉州洛阳桥等等均是举世公认的建筑奇迹,而且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它们的掌故和传说,十分动人。 电影故事片。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出品。编剧:于敏;导演:王滨;摄影:包杰;主要演员: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故事梗概: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受了抢修松花江铁桥的艰巨任务。总工程师对完成任务缺乏信心,少数工人也怀有雇佣思想。为制造修复铁桥所需的桥座和铆钉,必先修复炼钢炉。工人梁日升提议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试验成功,突破了第一道难关。接着,他们又克服各种困难,造出了桥座和铆钉。铁路工厂的工人群众还响应上级号召,踊跃参加修桥工作。大桥终于抢在江水解冻之前修复通车,从而有力地支援了东北解放战争。该片为解放区电影工作者摄制的第一部长故事片。 桥,村村皆有。以前,村落之桥多简陋,木质结构较多。依桥体大小,截木桩,钉制骨架,须打桩固定,桥面铺上厚厚一层秫秸,再压沙土,即为桥,供车马行人通过。其耐久性差,需经常维修。与之相关的村民都积极主动尽其义务。传统良俗以为,修路架桥,属善举,言能长寿。 1949年后,旧式木质简易桥渐被淘汰。架桥多由集体组织,所需人工、经费、物资等,或村民均摊,或从公积金中提取。桥体改用钢筋水泥建制,其坚实经久不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