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漱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梁漱溟分类:【文化精萃】 哲学家、教育家、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名焕鼎,字寿铭。广西桂林人。1911年毕业于顺天高等学堂。次年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京津支部,任《民国报》记者,从事革命活动。他对封建社会专制制度强烈不满,曾一度热衷于空想社会主义。后潜心研究佛学,发表《究元决疑论》,独崇佛家,主张出世。1917年,在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与儒家哲学,研究东西方哲学及文化。提出人类文化中、西、印三种路向之说。1924年起,先后在河南、广东办中学。后到山东自办教育,从事乡村建设运动。1928年在广州筹办乡治讲习所。1929年任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接办《村治月刊》。1931年与梁仲华等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院长。认为中国社会为“伦理本位,职业分途,没有阶级对立”的社会,不能依靠暴力革命,只能依靠“理性”、即通过“教育工程”,进行乡村建设。抗日战争爆发后,主张一致对外,团结抗日。任最高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曾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0年与黄炎培等发起创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当选为中央常委。1941年与萨空了、俞颂华创办民盟机关刊物《光明报》。1946年以民盟代表身份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后任民盟秘书长,参加国共和谈。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第二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第六届常务委员。1980年后,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论文集》、《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印度哲学概论》以及《梁漱溟教育论文集》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